花椰菜的味道爽脆清甜,常見的料理如:胡蘿蔔炒花椰菜、香菇炒花椰菜等。許多人誤以為花椰菜和青花菜是同一種作物、不同顏色的品種,其實兩種是不同的作物!仔細觀察它們的花球,長得不太一樣,究竟構造上有哪些差別呢?答案就在下方的「花椰菜特徵」,繼續看下去吧!
(以上照片來源:國產農漁畜教材)
鬆花球,播種後60天採收,株型直立,極早生,花球重700-800g,播種適期4-8月。
鬆花球,播種後65天採收,株型直立,極早生,耐熱性強,花球重800-900g,播種適期4-8月。
播種後70-75天採收,半立株型,球質軟、緊密,花球重0.9-1kg,8-9月播種。
定植後55-60天採收,8月下旬定植或2月下旬定植。
早生、可於夏季栽培,花球重約400-600公克。
極早生、耐熱性強,在32℃高溫下可結球、白天最適栽培溫度25~32℃。
紫色花椰菜,屬於中生品種,生育日數約55-65天,花球種約660公克,為開放受粉品種,低溫需求量較少可於臺灣南部的冬季種植。
本品種為耐熱、早生型花椰菜,屬淡綠梗與半鬆花型,適合5-9月栽培,栽培天期約46-48天,品質優良且口感細嫩,花球重約550-580公克(含梗柄),栽培期短,有助降低天然災害風險與提高農民的收益。
(以上照片來源:國產農漁畜教材)
依據花椰菜花球的鬆緊與軟硬度,可分成鬆花和硬花系統。鬆花系統的味道清甜、口感軟嫩,適合清炒,臺灣人偏好這種花椰菜。硬花系統適合做沙拉,在國外比較普遍。[註02]
中文名:花椰菜
別名:花菜(臺羅拼音hue-tshài)、菜花(臺羅拼音tshài-hue)
英文名:Cauliflower
農產品分類:蔬菜作物-花果菜類
生物學分類: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蕓薹屬(Brassica)
學名:Brassica oleracea L. Group botrytis
註01:國產農漁畜教材
註02:耐熱、收穫期短,臺灣民間花椰菜育種受國際矚目
註03: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