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 LINE
  • Facebook
認識農產
你有吃過山蘇嗎?你知道山蘇在料理前的樣貌嗎?一起來認識山蘇吧!
識山蘇

山蘇是許多原住民族的蔬菜,包括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泰雅族及布農族等,以前族人會到野外採集山蘇的嫩葉,現在有農民栽培,在果菜市場或超市都可以買到山蘇!山蘇的口感脆嫩,炒食、煮湯或川燙涼拌都很美味!

山蘇的族語是什麼呢?點此看更多:農產小百科

 

  • 炒山蘇炒山蘇
    野菜湯(山蘇和多種野菜)野菜湯(山蘇和多種野菜)

 

(以上照片來源: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快問快答
問題
享用山蘇美食的同時,你知道山蘇的真面目嗎?請點選以下照片,把山蘇找出來。
選項A
答錯了
這是龍鬚菜。
再試一次
選項B
答錯了
這是過溝菜蕨。
再試一次
選項C
答對了
這是山蘇。
繼續閱讀
A
蘇特徵
山蘇構造圖
山蘇附著生長在樹幹上或岩縫中,利用鳥巢狀的葉子攔截雨水與養分,因此又稱「鳥巢蕨」。山蘇屬於蕨類,以「葉」為主體,沒有花、果實和種子喔!新葉的末端捲曲而且最幼嫩,是我們常吃的部位;當山蘇成長時,葉片末端逐漸展開、變長,葉長可達1公尺以上;等到葉子發展成熟,葉片背面會長出孢子囊群,只要風一吹,孢子就會隨風散播,並在適合的環境中附著、繁衍。[註01] (照片來源,樹上山蘇: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孢子囊群:彭淑貞-黑胡桃網路閣/ 岩石山蘇:Casliber/ 新葉: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A
蘇家族

文獻上記載可食用及目前廣被食用的種類有三種,包括南洋山蘇花(又稱南洋巢蕨)、臺灣山蘇花、山蘇花,目前大面積栽培的種類以南洋山蘇花為主。[註02]

 

南洋山蘇花

南洋山蘇花

臺灣主要栽培種類。

食用口感較佳。

適合生長在低海拔地區。

臺灣山蘇花

臺灣山蘇花

食用口感微黏或具苦味。

適合生長在中、低海拔地區。

山蘇花

山蘇花

食用口感微黏或具苦味。

適合生長在中海拔地區。

 

(以上照片來源: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產小百科 [註02,03,04]

中文名:山蘇蕨菜
別名:山蘇、鳥巢蕨、山蘇花、lokot(阿美族語)、sruhing(太魯閣族語)、lukut(撒奇萊雅族語)、ryuhing(泰雅族語)、kanciahciah(布農族語)、rawko'(賽夏族語)、cruhing(賽德克族語)、efohʉ(鄒族語)、lrukucu(魯凱族語)、lukutr(卑南族語)、lavahli(拉阿魯哇族語)
英文名:Nest fern
農產品分類:蔬菜作物-葉菜類
生物學分類:鐵角蕨科(Aspleniaceae)、鐵角蕨屬(Asplenium)
學名:南洋山蘇花Asplenium australasicum (J.Sn. ) Hook.

A
料來源

註01:山蘇花品種、習性及繁殖方法
註02:臺灣農家要覽增修訂三版-農作篇(二),策劃委員會編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年。
註03: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製作單位:教育部和原住民族委員會。
註04: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