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元長鄉有「花生的故鄉」稱號,當地不但盛產花生,還有一種叫做「黑金剛花生」好特別,黑色的種皮和常見的肉色花生不一樣!
黑金剛花生富含較高的花青素,而且油脂比較少,不用害怕吃了會長痘痘。[註01]
黑金剛花生正是在雲林元長半沙半土的環境下生長,從元長的舊地名白沙墩堡,就可以知道這裡多沙的環境,多沙的土壤剛好是花生的最愛。[註02]
每年黑金剛的產季有兩次,分別在六月到七月,以及十一月到十二月。在過去沒有機器採收的時代,元長農家都會動員全家大小一起採收花生。[註02,03]
採收回來的一把把花生,去除葉子和泥土後,還要親手拔下一顆顆的花生果莢,這些拔好的果莢堆積成山,準備來場日光浴。
收成後,家家戶戶都在院子裡曬起花生,豔陽下空氣中到處都瀰漫著花生香。有時盛產的花生沒地方曬,甚至有農家放在馬路上曝曬,產業道路處處都有曬花生的景象成了雲林的農業奇觀。[註04]
在成片的花生中,農民還會用耙子劃出一道一道的線,原來他們正在辨識這些花生的品種,以便決定曬太陽的天數。大多數的花生要曬7天,而黑金剛要曬10天,如果天氣不好還要再繼續曬呢!雖然曬花生比較辛苦,但是也比機器烘乾的味道香。[註05]
花生曬好之後,職人還會挑除破洞、壞掉的果莢。成片的花生看的讓人眼花撩亂,不過在職人的眼下,一秒鐘至少要看10個果莢,並且眼手並用準確地挑除,第一遍沒挑到就再挑第二遍。
精挑細選後的花生果莢,經過高溫鍋爐翻攪,既去除了殼上的泥土,也為果莢中的花生仁增添風味。
對外地人而言,撥花生並非易事,然而元長鄉許多人都是撥花生的好手,甚至舉辦剝花生大賽一較高下,選手們徒手剝、用鐵夾子剝,比賽誰能在時限內剝出最多花生仁。
元長人種花生也吃花生,平時花生就是最好的零嘴,不少元長的孩子都是吃花生長大的,花生串起了元長人深厚的情誼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