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花綻放橙黃色的花瓣,就像一朵朵小太陽溫暖心房,暫時忘卻心中的煩惱。而未開的金針花苞曬乾後拿去煮湯,滋補疲憊的身心靈,讓人好舒暢,難怪金針花又叫忘憂花。
每年一到金針產季,花蓮縣富里鄉的六十石山和玉里鎮的赤科山總會開出一片金針花海,花苞從綠色轉黃色,再慢慢地展開花瓣,在陽光下遍地開花。
金針喜歡在山坡地生長,排水良好,還可以充分地吸收陽光,而六十石山和赤柯山正好提供金針最好的生長環境。[註03]
此外,六十石山和赤柯山常年雲霧籠罩、氣溫涼爽,厚重的濕氣滋潤了金針,讓金針吸飽水分,柔嫩可口。[註04]
清晨一早,金針農已經起床、全副武裝,得趕在中午開花前採收金針花苞,金針花只要一開放,就不能採收了。[註05]
在六十石山上,有如綠色地毯般的金針園裡,農夫三五成群,頭戴斗笠,身穿花布衫,揹著塑膠尼龍提袋,來回穿梭在金針園裡,彎身採摘熟透的花苞。[註06]
農夫在烈日下趕忙採摘,還要在山坡地上移動相當辛苦。
採收後,許多農家的庭院就會鋪上金針花苞,有時就連屋頂上也會放花苞,準備讓花苞來場日光浴。一整片橙黃的日曬花苞好壯觀,是金針產地才有的獨特景色。
這些曬乾的金針可以做成炸金針、燙金針、涼拌金針、金針煮泡麵和金針香菇雞湯等,此外,由於六十石山和赤柯山是金針的產地,金針鮮蕾最新鮮,炒食後鮮嫩甘甜,可是產地才有的好滋味,這些各式各樣的金針料理就像金針大餐。
以前,金針花還沒開就已經被農夫採摘下來,最近幾年開始有花園留下盛開的花朵,沒想到竟然吸引了這麼多人特地來看金針花,帶動了在地的觀光產業發展。
現在有三成金針留著開花,三成曬乾販賣,三成以鮮蕾販售。在農民收入與觀光發展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也透過觀光,讓大家更認識金針的故鄉:六十石山和赤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