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的冬天裡,在礁溪泡溫泉好幸福,在礁溪,不只有人們可以泡溫泉,空心菜、茭白筍、絲瓜與番茄等蔬菜也能泡溫泉,它們都在溫泉水中長大,號稱「礁溪溫泉蔬菜四寶」,非常有趣!每年3月下旬至到11月,都能在市場上看到空心菜的身影。[註01]
溫泉水不只讓人們的身心溫暖起來,也為空心菜注滿能量。由於空心菜怕冷,溫度太低就會停止生長,每當冬天臺灣北部低溫時,各地的露天空心菜田就會休耕,直到隔年3月才會再次種植,而礁溪空心菜在溫泉水的灌溉之下,在1月就能開始生長了![註02]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空心菜應該是生長於陸地,例如在雲林縣、桃園市的菜田裡,看到的大多數是旱田栽培空心菜,如果將空心菜泡在溫泉水裡不會讓它死掉嗎?由於礁溪種植的空心菜品種「白梗大葉種」不怕水,因此很適合種在水田或池塘裡![註01]
另一個令人好奇的問題是,礁溪溫泉的溫度大約攝氏50度,空心菜泡溫泉會不會受傷,甚至煮熟呢?答案是會,所以農民會先將溫泉水儲存、放涼,再將攝氏30度左右的溫泉水放入水田中,如此一來,即使冬天氣溫低,透過溫暖的池水也能栽培空心菜。[註01]
尤其是礁溪溫泉水中的礦物質豐富,提供空心菜生長所需的養分,而且水質偏鹼性,能幫助偏酸性的土壤中和改善。所以說,溫泉真是老天賜給礁溪的禮物![註03]
收成時,農民凌晨3點就會戴著探照燈下田採收,這時候氣溫低,葉菜充滿水分而鮮嫩可口,可以延長保鮮。就算是陰雨天,農民也會穿著雨衣、戴著斗笠繼續採收,直到挑撿、清洗、捆綁成束及出貨完成後,下午四、五點才收工,採收空心菜一點也不輕鬆。[註01,02]
雖然採收工作很辛苦,但是農民仍然樂此不疲,因為冬天市場上的空心菜產量較少、價格較高,為農民帶來不錯的收入,而且礁溪空心菜的葉片較大,莖部較粗,口感特別清脆,不少饕客獨愛這一味,讓農民感到很驕傲!
礁溪空心菜經過快炒後不容易變黑,透過簡單的調味就能兼具色、香、味,讓人食指大動!在宜蘭當地還有一道特色料理-小魚乾空心菜湯,在湯品中加入礁溪空心菜、小魚乾和薑絲烹煮而成,十分清爽開胃。
對宜蘭人來說,礁溪空心菜是家鄉的特色食材,參加料理大賽時會將它加入菜色之中!宜蘭縣北成國小的校廚與營養師,運用礁溪出產的溫泉空心菜和金棗(柑),以及其他鄉鎮的特色食材,設計出獨一無二的學校營養午餐,在2019年臺灣學校午餐大賽中獲獎,從中可看出空心菜在宜蘭人心中的地位。[註04]
雖然空心菜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種廉價且常見的蔬菜,但是礁溪空心菜在特殊的風土孕育之下,再加上農民善加利用環境的特色,以適合的品種與種植方式因應,才能塑造出令人引以為傲的獨特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