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喜歡冷涼的氣候,種子發芽適溫以15~25℃最佳,約7~10天即可發芽。胡蘿蔔對光照的要求很高,每日需要充足的日照。適合在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地上栽培,因根系發達比較抗旱,但種子發芽期及肉質根旺盛生長期需要較高的水分。[註01]
北部地區以9-1月,中部地區8月下旬-2月,南部地區9-12月播種最為適宜。
將基肥全面撒施,均勻翻耕後,作成寬1.35公尺(包含畦溝)之平畦,北部秋冬季栽培宜作高畦以利排水。
用齒耙在畦面劃行距25公分的淺條行,每畦四行,種子在淺條行中播種,條播或按15公分之株距點播均可,然後輕輕覆土,用稻草覆蓋,再行灌溉。
分兩次進行,發芽後本葉二枚時行第一次間拔,第二次在本葉四枚時,以使植株正常發育,最後每穴留剩一株。
於播種灌溉後次日,土壤濕潤時使用萌前型除草劑噴施於土表,以抑制雜草發生。
田間土壤容水量以百分之60~70的水分為宜,採收前切忌灌水,下雨時需注意排水。
在種子發芽後50天內進行輕度的中耕培土,至發芽後65~70天時,則需培土至根肩處,以免根部裸露遭到陽光照射變綠而導致木質化。
自播種後約100-120天可採收,採收時宜選晴天,將全株拔起。
註01:半農樂活 胡蘿蔔栽培技術
註02:農業試驗所 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註03:產銷履歷農產品生產過程臺灣良好規範(TGAP)-蔬菜類-胡蘿蔔,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編撰,2021 年版。
註04: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特刊第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