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在地特色
嗯~葡萄真的好好吃喔!這些葡萄是哪裡來的呀?
是歐洲和美國嗎?
其實臺灣就有生產葡萄喔!讓我來告訴你們臺灣葡萄的盛地。
化縣大村鄉葡萄
彰化縣大村鄉葡萄

全臺種植的葡萄中,每兩顆葡萄就有一顆來自彰化縣,其中大村鄉的產量是全縣數一數二多的。為什麼大村鄉會盛產葡萄呢?大村果農們又是如何悉心照顧葡萄的呢?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

A
地特色小教室
快速索引
    葡萄,一種充滿各種營養的水果,飽滿多汁的葡萄果粒,宛如一顆顆藍紫色的寶石,或是黃綠色的翡翠,看了讓人食指大動。
    全臺種最多的品種就屬巨峰葡萄,果粒大顆,果粉濃厚,粉嫩的樣子十分可愛,最重要的是巨峰葡萄的甜度高、酸度低,因此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巨峰葡萄最大的產地在彰化縣,全臺每兩顆葡萄就有一顆來自彰化,其中大村鄉的產量是全縣數一數二多的![註01]
    大村鄉的土質鬆軟、排水良好,很適合葡萄生長,因此這裡的葡萄又甜又香,果肉Q彈。
    其實以前大村鄉的農民主要依賴水稻、椪柑和柳丁,然而種水稻不賺錢,這些水果也賣得不好,再加上果樹生病了,於是開始有農民轉種其他作物,其中一項就是葡萄。[註02][註03]
    大約在民國50年代,大村鄉的賴炳芳先生從台中把葡萄種苗引進來,將6棵巨峰葡萄種在自家門前,來自日本品種的巨峰葡萄,從此在臺灣落地生根,當時大家壓根沒想到,葡萄會在大村開枝散葉,甚至成為彰化縣的特色。[註03,註04]
    現在這6棵巨峰葡萄樹雖然已經凋零,但開枝散葉,成就了大村鄉一路成為葡萄王國。[註04]
    雖然種葡萄很值錢,但也很不容易,照顧脆弱的葡萄,就像製作手工藝一樣,要溫柔、耐心地對待葡萄,一串葡萄從栽培到採收,果農至少會摸到這串葡萄10次,可見照顧葡萄的工序之多。
    在葡萄生長期間,修剪枝條及催芽開花都需要經驗與技術,並不是每個葡萄工人都能辨別枝條的狀態,要是剪錯枝條,隔年可是會長不出葡萄的,所以當果農自己忙不過來時,都會請來「師傅級」的葡萄果農來幫忙,好讓葡萄順利成長。[註05]
    平常果農的小幫手們還有雞、鴨和鵝,牠們每天的任務就是除草和吃蟲及扁蝸牛,幫助葡萄樹長的頭好壯壯。
    為了追求高品質的葡萄,果農得忍痛剪掉一串葡萄一半以上的果實,將養份集中在少數果實上。等到果實長到一定大小,就會開始為葡萄們一一套袋。[註02]
    採收葡萄的最佳時間就在清晨,一早氣溫比較低,這時候的葡萄損耗比較少,而且採收後一直放到下午,葡萄都還是涼涼的喔![註02] 但是即便是相對涼爽的早晨,夏天採收時,每個果農還是滿頭大汗。
    六月是大村盛產葡萄的時節,近年來都會在這個時候舉辦大村葡萄文化季,邀請大家一起來品嘗大村葡萄的好滋味,享用葡萄之餘,還有賞葡萄、採葡萄的活動,讓大家親眼目睹葡萄生長的環境,更認識所吃的葡萄從何而來。
    有些葡萄園裡擺滿了琳瑯滿目的葡萄製品,有小朋友們愛吃的葡萄果凍、葡萄汁和葡萄果醬,也有大人們喜歡的葡萄酒、葡萄醋和葡萄酵素。
    產季結束後,果農們又要開始忙著整理葡萄園,清除葡萄藤殘枝,好讓葡萄樹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下一個成長的時刻。
    A
    料來源

    註01:農業部農業統計資料查詢網

    註02:大村葡萄 初似琉璃 終成瑪瑙

    註03:彰化縣大村鄉土地利用暨產業變遷之研究,黃敦敬、韓順進、葉世崧,國教輔導雙月刊,第44卷第4期,2005年。

    註04:彰化縣卓縣長訪視高齡44歲大村葡萄王

    註05:【彰化食刻】淬鍊30年的智慧─專訪黑后葡萄職人莊旺發先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