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請選擇你的訪客身分

  • 臺中枇杷
    臺中枇杷
    枇杷又常被稱為水果頭,是四時節氣中第一名採收的水果,每年栽培的面積約1040公頃,年產量約為7,103公噸,而產量最多的地方就位在臺中新社,以民國111年的產量來說,有將近一半的枇杷是來自於新社區!想知道更多關於枇杷的故事嗎?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註01]
  • 臺南木瓜
    臺南木瓜
    全臺各地都有種植木瓜,其中產量最多的地方就在臺南市,以民國109年的產量來說,每4顆木瓜就有1顆來自臺南市!說到臺南木瓜,大內區的產量第一,楠西區、玉井區、南化區、山上區等地也有許多木瓜園。為什麼臺南市盛產木瓜呢?木瓜園裡又有哪些故事呢?一起到「在地特色小教室」聽故事吧![註01,02]
  • 屏東蓮霧
    屏東蓮霧
    目前屏東主要生產蓮霧的地區包括南州、佳冬、枋寮、林邊等地,這些地方的共通點就是都在海邊,土壤又黏又鹹一點也不適合農作物生長,不過屏東海邊種出來的蓮霧就是特別好吃,在地人對家鄉的蓮霧感到很驕傲,他們對蓮霧的感情究竟是如何呢?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
  • 屏東毛豆
    屏東毛豆
    你知道嗎?在日本市場上看到的冷凍毛豆,每十包就有四包以上來自臺灣,其中有一半來自屏東!屏東有許多地方都盛產毛豆,主要集中在屏東西北部的平原地區,例如崁頂、九如、鹽埔、萬丹、里港等地,為什麼這些地方盛產毛豆呢?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註01,02]
  • 澎湖康氏馬加鰆(土魠魚)
    澎湖康氏馬加鰆(土魠魚)
    每年冬季是康氏馬加鰆(土魠魚)最肥美好吃的季節,雖然臺南的土魠魚羹很有名,不過111年漁業統計年報顯示,澎湖縣的康氏馬加鰆(土魠魚)產量最多,佔全臺灣總產量的三成。讓我們一起到「在地特色小教室」,看看為什麼澎湖盛產康氏馬加鰆(土魠魚)吧![註01]
  • 基隆鎖管
    基隆鎖管
    位於臺灣最北的基隆市盛產鎖管,全臺每3隻鎖管就有1隻來自基隆,每到產季的夜晚,海邊捕獲鎖管的漁船燈火點點,好像海上城市般美不勝收!為什麼基隆盛產鎖管呢?產季時為什麼漁船會燈火通明呢?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註01]

臺灣農產地圖

  • 臺中枇杷
    臺中枇杷
    枇杷又常被稱為水果頭,是四時節氣中第一名採收的水果,每年栽培的面積約1040公頃,年產量約為7,103公噸,而產量最多的地方就位在臺中新社,以民國111年的產量來說,有將近一半的枇杷是來自於新社區!想知道更多關於枇杷的故事嗎?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註01]
  • 臺南木瓜
    臺南木瓜
    全臺各地都有種植木瓜,其中產量最多的地方就在臺南市,以民國109年的產量來說,每4顆木瓜就有1顆來自臺南市!說到臺南木瓜,大內區的產量第一,楠西區、玉井區、南化區、山上區等地也有許多木瓜園。為什麼臺南市盛產木瓜呢?木瓜園裡又有哪些故事呢?一起到「在地特色小教室」聽故事吧![註01,02]
  • 屏東蓮霧
    屏東蓮霧
    目前屏東主要生產蓮霧的地區包括南州、佳冬、枋寮、林邊等地,這些地方的共通點就是都在海邊,土壤又黏又鹹一點也不適合農作物生長,不過屏東海邊種出來的蓮霧就是特別好吃,在地人對家鄉的蓮霧感到很驕傲,他們對蓮霧的感情究竟是如何呢?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
  • 屏東毛豆
    屏東毛豆
    你知道嗎?在日本市場上看到的冷凍毛豆,每十包就有四包以上來自臺灣,其中有一半來自屏東!屏東有許多地方都盛產毛豆,主要集中在屏東西北部的平原地區,例如崁頂、九如、鹽埔、萬丹、里港等地,為什麼這些地方盛產毛豆呢?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註01,02]
  • 澎湖康氏馬加鰆(土魠魚)
    澎湖康氏馬加鰆(土魠魚)
    每年冬季是康氏馬加鰆(土魠魚)最肥美好吃的季節,雖然臺南的土魠魚羹很有名,不過111年漁業統計年報顯示,澎湖縣的康氏馬加鰆(土魠魚)產量最多,佔全臺灣總產量的三成。讓我們一起到「在地特色小教室」,看看為什麼澎湖盛產康氏馬加鰆(土魠魚)吧![註01]
  • 基隆鎖管
    基隆鎖管
    位於臺灣最北的基隆市盛產鎖管,全臺每3隻鎖管就有1隻來自基隆,每到產季的夜晚,海邊捕獲鎖管的漁船燈火點點,好像海上城市般美不勝收!為什麼基隆盛產鎖管呢?產季時為什麼漁船會燈火通明呢?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註01]

場域

教案

申請資訊

計畫名稱 申請日期 主辦單位
農業部推行食農教育補助作業原則
農業部(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落實食農教育法第十三條至第十五條規定,推行食農教育,特訂定本作業原則
  • 附件、食農教育補助作業原則修正規定
  • 附件、食農教育補助計畫構想書
農業部
114年農業部各類食農教育補助計畫檢索表
  • 114年農業部各類食農教育補助計畫檢索表
當年度皆可申請 農業部
114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徵案簡章
食農教育法於111年5月4日經總統令公布,農業部依據食農教育法第12、13、14、15條,特辦理114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鼓勵各大專校院、法人團體及農業相關企業推行食農教育。請於於114年1月20日至114年2月20日前於「食農教育線上報名系統」(https://faepromo.moa.gov.tw)研提計畫。
114-01-20~114-02-20 農業部
114年食農教育創新整合計畫
計畫目的:食農教育法於111年5月4日經總統令公布,農業部依據食農教育法第12、13、15條,特辦理以下簡稱本計畫。希望透過農會提出計畫,依地區農業特色、連結與在地資源連結(包含青農、農業相關合作社、商家、企業等產製儲銷各面向成員),提供農業生產及國產農產品相關消費資訊及辦理食農教育課程及體驗活動,落實全民食農教育、達成農村永續發展。申請單位及補助原則:一、 申請單位:各級農會。二、 計畫申請人:須備有食農教育專業人員認可或申請送件中方可申請,首次申請本計畫的單位,不受此條件限制。三、 申請類型及補助款上限:(一) 本計畫申請對象分兩類:1.市(縣)級農會:以整合縣市資源辦理為原則。2.基層農會:以鄉、鎮、區資源辦理為原則。(二) 申請單位之計畫內容:1.須由模組A、B、C至少擇一辦理(最多辦理3個)。2.每個模組補助款上限25萬元(最多75萬元),如申請模組之場域已上架至「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該模組補助款上限為30萬元(最多90萬元)。3.112年度有申請本計畫的單位,需繳交成果報告才得申請。提案申請說明:請各市(縣)級農會於113年10月9日(星期三)前提供調查有意願報名114年計畫之農會(含市(縣)級農會)及模組。申請單位需於113年10月23日(星期三)以前,提交以下文件給予上級農會彙整進行彙收,包含:計畫報名表、食農教育內容及執行方案、提案計畫書、合作意向書、申請單位自我檢核表。請市(縣)級農會於113年11月4日(星期一)前E-mail寄至CPC食農及綠照專用信箱fae_cpc@cpc.tw
  • 114年食農教育創新整合計畫徵案簡章
  • 114年食農教育創新整合計畫徵案簡章附件
113-10-01~113-11-04 農業部
農村區域亮點計畫
一、農業部為營造安居樂業農村,促進人文友善環境,建立農業典範,推動農村區域亮點計畫,特訂定本作業原則。二、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以下簡稱農村水保署)及所屬分署(以下簡稱各分署)負責規劃及推動,並以各分署規劃推動之區域亮點主軸及其發展區域為計畫範圍。以發展農村三生功能及特色為主,引導營造區域亮點主軸,整合不同農村之生態、生活、文化或產業等資源與組織,加值發展為軸線或區域性的亮點。三、申請日期:每年8-9月徵件,請向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各分署申請。
  • 農村區域亮點計畫補助作業規範
  • 附件1_申請函範例
  • 附件2_農村區域亮點計畫補助作業提案計畫書
  • 附件2_農村區域亮點計畫補助作業提案計畫書附件1_土地使用同意書
  • 附件2_農村區域亮點計畫補助作業提案計畫書附件2_農村再生設施維護管理契約
  • 附件2_農村區域亮點計畫補助作業提案計畫書附件3_農村再生設施施作申請書.odt
  • 附件3_農村區域亮點計畫補助作業執行成果報告-環境條件改善類
  • 附件4_農村區域亮點計畫補助作業執行成果報告
114-08-01~114-09-30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