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飲食文化
李子有什麼有趣的小故事呢?
核梅不是梅子做的 [註01]

生活中有很多食物的名字都具有欺騙性,例如松露巧克力裡沒有松露,鳳梨酥的內餡有的是冬瓜,或是因為食物外型類似某物而命名,例如貓耳朵、牛舌餅、青蛙下蛋等,讓初次聽到這類食物的人都會嚇一大跳。

 

傳統蜜餞「化核梅」,就是名食不符的食物。從名字上,許多人會認為,是去除果核的梅子,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其實臺灣不少化核梅是李子做的,將李子去核後,加入鹽、糖和甘草等醃製,製作成甘甜帶酸的古早好滋味。至於為什麼明明是李子,卻又叫化核梅呢?其原因已不可考,可能就是沿用過去的名稱吧。

 

化核梅不是梅子做的

 

 

 

A
番茄裡的化應子 [註01]

有些食物名不符「食」,也有些食物,從名稱上看不出所以然。化應子,從名稱上完全猜不出來是什麼食物,其實它跟化核梅一樣,都是李子製成的蜜餞,只不過化應子是濕的,而化核梅是乾的。

 

對化應子不熟悉的人,可能會以為自己沒看過,甚至沒吃過,但在一些市場或是水果攤中,會看到一種特別搭配,小番茄夾蜜餞,裡面的蜜餞就是化應子喔!酸酸甜甜的滋味,配上多汁番茄,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呢!

 

番茄蜜餞的製作方式也超級簡單,將小番茄洗淨後,用剪刀剪出開口,再塞入化應子,盛盤端上桌,大紅大黑顏色十分搶眼,很適合大小朋友一起做,當點心或是飯後水果呢!

 

小番茄裡的化應子

A
子拜拜有禁忌 [註01]

無論是酬神或是祭祖,供桌上總會出現水果,通常會選擇帶有祝福涵義的水果,例如蘋果是平安,橘子是吉利,而桃子代表福壽等,都是希望透過供品祈求平安順遂。而與祝福相反,有些水果因為外型、名稱或是涵義等,被禁止擺上供桌,因為人們相信這是對神明不敬,或是會招來不信。

 

李子是不能擺上供桌的水果之一。民間說法是,道教開山始祖是老子,真實姓名是李耳,又有人稱李子,拿李子祭拜道教神明,多少有些不敬的意思。此外,在清明節和中元普渡時,也不能拿香蕉、李子、梨子或鳳梨一起祭拜,雖然都是當季水果,但這些水果組合在一起時,用臺語一唸,蕉(tsio)、李(lí)、梨(lâi),聽起來和「招你來(tsio lí lâi)」一樣。在祭拜好兄弟擺上這些水果,彷彿在邀請好兄弟。雖然都是民俗說法,不過還是可以注意一下喔!

 

李子拜拜有禁忌

 

 

 

A

●三月三,桃仔李仔,伨頭擔

Sann-gue̍h-sann, thô-á lí-á thīn-thâu tann.

 

這句話來自於民俗歌謠,伨頭擔是指,在挑扁擔時,要兩頭重量相當,不能一頭重一頭輕。這句諺語形容,農曆三月正是桃子李子盛產的時候。[註02]

 

●桃接李,生到死;李接桃,生攏無

 

這句俗諺來自於農民的「嫁接」智慧,把李子樹嫁接在桃樹上,能結很多果實;反之,若將桃樹嫁接到李子樹上,則一顆果實都不會有。比喻人都有自己專長,若善用人與人的特長,就能互補進步。[註03]

A
料來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