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飲食文化
人類種植、食用玉米的歷史已久,它有什麼有趣的小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米的起源與傳播

玉米最早起源於墨西哥南部地區,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主要糧食作物。原形是一種叫作「大芻草」體型很小的草,喜高溫,經美洲原住民馴化多代而來,多數學者認為大芻草是玉米的祖先(近源種)。1492年,哥倫布抵達加勒比海時即發現玉米這項作物,在隔年返航時便將玉米帶回歐洲。玉米在英文中被稱為corn或maize,我們可以從玉米的名字中理出它的身世脈絡。corn是美式的稱呼,帶有穀物的意味;maize則是來自西班牙語「maíz」,語源取得就是哥倫布發現玉米的加勒比海島民Taíno人對玉米的稱謂「mahiz」呢![註01、02、03]


大芻草

▲大芻草(照片來源:台灣畜產種原資訊網)


玉米是在16世紀時傳入中國及臺灣,最早見於明嘉靖三十四年成書的《鞏縣誌》,稱其為「玉麥」,其後嘉靖三十九年《平涼府志》稱作「番麥」和「西天麥」,「玉米」之名則首見於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閩南語稱玉米為「番麥」就是源自此時的朝代,真實表現出玉米來自外域的情況。[註01、07]


臺灣早期栽培玉米,以自然授粉品種為主,外型混雜,產量與品質均較低。民國42年育成雙雜交種「臺南5號」,民國73年育成單雜交種「臺農351號」,主要是以食糧及飼料用途為目標。後來民間公司陸續從國外引進各種不同類型品種,主要以超甜玉米為主,目前已成為鮮食主流。而常見的普通食用白玉米則為「台南白」品種,在日本佔據殖民時期引入臺灣,迄今亦有百年以上歷史。[註04] 

A
茲提克人相信,人類是玉米做的 [註05]

阿茲提克人相信,人類是玉米做的

 

玉米餅是中美洲的共同語言
位於中美洲的瓜地馬拉曾是馬雅文明的核心地帶,玉米是當地主要的糧食作物,除了餵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也傳承了千年的文化。整個中美洲除了西班牙文以外,玉米餅(Tortilla)幾乎可說是另一種共同語言,南至哥斯大黎加,北到墨西哥,餐桌上都不難看見玉米餅的存在。除了作為主食的玉米餅外,中美洲還有許多傳承已久的玉米料理,如玉米糊、玉米粽等。玉米糊因為製作簡單,價格便宜又能夠提供高熱量、快速回復體力,是過去窮人最愛的飲料。也因此馬雅諺語有云:「寧可笑著吃玉米糊,也不要哭著吃巧克力。」意思就是要人貧而樂,別富而悲。


馬雅神話用玉米造人
在馬雅人的傳說中,造物主胡拉坎(Hurakan)和辜酷瑪(Gucumatz)創造出世界萬物。一開始祂們用樹枝造人,結果人雖然會說話,但既不會動,又十分脆弱。後來祂們改用樹幹加強堅固性,但卻呆似木頭人,只好把這些不成功的人類留著變猴子。最後,動物們帶造物主到玉米田,造物主拿了白、黃、紅、黑色的玉米,創造四組男女。為了維持自己全知全能的地位,祂還用雲霧遮擋人類的視線,好讓人類不那麼聰明。因為這個傳說,馬雅人認為他們是神捏造出來,自稱是玉米人,同時將玉米視為神聖的作物,生活中心也完全圍繞這項作物,直到今天。

 

國定玉米日 慶典祈豐收
每年的8月13日,當玉米開始開花結果,也象徵著「玉米做的人」被造物主巧手生成的時刻。因此,瓜地馬拉政府將這天立法作為國定玉米日,各地紛紛舉行各種慶典。在聖佩德羅薩卡特佩(San Pedor Sacatepequez)這個原住民文化重鎮,還會循古法舉辦對玉米神祭拜的儀式,獻上象徵祈求豐收的La Paach舞蹈。 

A
西哥菜不可缺少的食材 [註06、07]

墨西哥菜不可缺少的食材

 

流傳萬年以上的玉米餅
玉米做的「墨西哥薄餅」是墨西哥三餐少不了的重要角色,就像是我們到餐館點菜,一定會點上一碗白飯一樣。玉米餅工業協會記載玉米餅已存在至今超過1萬年,馬雅人相傳玉米餅是一位農民在非常飢餓的情況下,將乾的玉米粒磨粉和水製出。一萬年前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將玉米薄餅(corn tortilla)蘸上辣椒與數種辛香料調製而成的混醬(mole)食用,之後逐漸發展出加入辣椒、番茄、酪梨、南瓜等包餡食材。後來在16世紀西班牙殖民時期,還出現了玉米袋餅(taco)、玉米脆餅(nachos),以及以小麥取代玉米粉製成的「麵粉玉米薄餅」(wheat tortilla),都成為墨西哥的代表特色食物。


墨西哥捲餅的由來
我們現在在速食店常見的墨西哥捲餅(burrito),相傳是19世紀墨西哥革命時期,一名叫做胡安‧門德斯的麵粉玉米薄餅小販發明的。他用小驢載運食物販售,為了保持食物溫度,他將薄餅的尺寸加大,好方便將所有餡料都包在餅內。由於這些食物都是由小驢載運過來,而小驢的西班牙語為burrito,當地人就以此來命名,中文則以捲餅與薄餅來區分兩種不同的玉米餅。


亡靈日玉米粽祭祖
每年11月2日是墨西哥的亡靈日,過世的祖先會在當天回到家裡探望親人。為了正確指引祖先回家的路,家中必須準備祖先熟悉的物品,其中包含必備的一項供品-墨西哥粽(Tamale)。粽子以玉米粉製成麵糰,加上肉餡,以玉米的外穗或香蕉葉包起來蒸熟。其它以玉米製成的薄餅等食物也可被當成供品,但後期引進的小麥,因為是祖先不熟悉的食物,就不被允許拿來祭拜。

A
場由「黃小玉」引發的國家危機

一場由「黃小玉」引發的國家危機

 

黃小玉是誰?他做了什麼竟然引發國家危機?這邊的「黃小玉」指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黃豆、玉米、小麥合起來的簡稱。它們都是屬於糧食作物,生活中的麵包、麵條、米粉、沙拉油甚至是醬油,全都是由糧食作物製作。當糧食作物出現短缺或漲價,物價也會立刻受到影響,由此可見糧食對我們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臺灣耕地零碎,很難像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運用大型農業機具、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來降低成本;加上本身氣候條件,對小麥及黃豆栽培難度較高,因此主要仰賴進口,但這樣等於將自己國家的糧食經濟命脈放在別人手裡。[註08]


那玉米呢?僅管全球約有65%的玉米是作為飼料使用,但臺灣的食用玉米尚且足夠自給自足,玉米的糧食危機看起來好像跟我們沒有關係。不過飼料玉米主要用來飼養牛、豬、羊、家禽,當人們對肉品的需求增加,也會推升飼料以及玉米的需求。再回頭來看臺灣飼料玉米的種植面積,根據農糧署109年的統計資料,國內飼料玉米的栽種面積僅有1萬6千多公頃,自給率不到2%,只要遇到國外產區收穫量不穩定時,就會連帶使國內肉品價格水漲船高。[註09、10]


也因此近年來,政府相關單位為提高糧食自給率及活化休耕地,大力鼓勵農民種植飼料玉米或青割玉米,並提出獎勵種植規範,也有不少農民自主種植屬於臺灣的黃豆及小麥。而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可以多多食用國產糧食與吃本土飼料的國產肉品,增加農民種植收入及意願,一起為提升糧食自給率努力!

A
番麥的回憶,其實是三種不同小吃 [註11]

燒~番麥~~!!燒~番麥~~!!這樣的叫賣聲是許多老一輩人從小到大的回憶,燒番麥的小販一來,孩子們就會拉著媽媽的衣角撒嬌,央求買一根香噴噴的烤玉米。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很難在都市發現它的身影,只有在夜市或是觀光景點才有機會回味它的味道。這道傳統的美食,雖然我們叫它「烤玉米」,閩南語寫做「燒番麥」,但其實是分為三種不同做法的小吃。


第一種,是製作過程裡面,最費時費力的,為了區別,也許可以稱做「多重醬烤白玉玉米」,發源地在北部,使用白玉玉米或珍珠玉米。店家將生玉米直接上架炭烤,混合多種醬汁反覆刷醬烤製,烤完後外表看不出來玉米的顆粒感,但口感十分軟綿入味。烤製時間冗長,老闆通常會叫你先去逛完一圈夜市再回來拿,也因為工法十分繁瑣,因此價格多以兩計價,平均一枝可能要破百元。


第二種根據其做法,我們可以稱它做「石頭悶烤珍珠玉米」,大多使用珍珠玉米,主要發源地以臺南為主,中南部較常見其身影。製作方式是先將整個珍珠玉米,在未拆去苞葉的狀態下,直接放入大量黑色的小石頭中,利用類似控窯的方式悶熟,顧客上門時,才剝掉苞葉,以炭火將醬料烘烤附著在玉米上。因烤製的時間較短,無法像第一種烤玉米一樣深度入味,但費時較短,價格也僅有第一種的一半。


第三種則是普通的烤玉米,多選用糯玉米,少數也有使用珍珠玉米。事先以水煮的方式將玉米煮熟後,以固定的烤肉醬料刷上,價格以單支論價,價位是三種裡面最低的。


因為三種烤玉米價位落差很大,名稱卻完全相同,建議在購買烤玉米前,可以先在旁邊好好問清楚價錢並注意烤製過程,才不會買到與內心預期不同的烤玉米。

A
灣地名

在翻找過去臺灣的地理資料時,常可以看到以作物或農產命名的地名或聚落,但隨著時間過去,產業發展轉移,當年那個以某種農產品為中心經營的場景及地名已消失在歷史中,只能從耆老口述或文獻中追憶。但在屏東長治,還少見地留存有以玉米為名的地址巷弄。玉米田旁,懸掛著玉米一巷、玉米二巷、玉米三巷的門牌,可說是十分名符其實。而在澎湖奎璧山北邊,則有一座沙洲之嶼,因為形狀像一隻玉米,所以被命名為「番黍仔尾嶼」,看著照片,你覺得有像嗎?

 

番黍仔尾嶼
照片來源:澎湖海洋地質公園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