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推廣成果

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

發布日期
110-08-11
更新日期
112-12-19

默默耕耘二十年 食農教育的引路人

  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是臺灣推廣有機農業歷史最悠久的組織,對臺灣有機農業發展貢獻極大。從 102 年開始,組成食農志工師資團隊約30位,以新北市中小學為起點,推廣以「環境教育、飲食教育、農事教育」為主軸的實作體驗課程,其特色是不分年齡層的推廣,從師生、居民、銀髮樂齡到機關團體皆有;講師足跡也遍布全國,包括都會、鄉村、山區、偏鄉、部落等,參加達61,000人次,涵蓋面相當廣。每年舉辦四次志工種子培訓營,培育許多食農教育專業人才,課程主軸為「食農教育」與民眾落實「有機生活化、生活有機化」,培訓人次達3,000人以上,並出版食農教育刊物。

  熟悉臺灣有機農業發展史的人,都聽過「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而創會理事長李美雲在有機農業界的足跡,幾乎就是臺灣有機農業的半本歷史。李美雲年輕時因緣際會進入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擔任秘書,因此接觸到自然農法的理念。在工作中,她學習到日本人推動議題的積極,但這也讓她開始思考,其實臺灣農業並不差,只是缺乏組織度與細膩度,反而有很大的推廣潛力。

協會培育的有機食農教育老師遍布全臺

▲協會培育的有機食農教育老師遍布全臺

凝聚消費者網絡 以正面力量影響生產端

  在MOA工作十四年,讓李美雲認識了許多在地農友,離開 MOA 後,她發現農友辛苦種出來的作物常沒人買,「我就號召我們的志工,大家一起來支持農友,慢慢變成人際網絡。」一次兩次累積下來,李美雲與志工們形成一個與農友互動的社群,一開始叫做「食農遊藝社」,就是後來的「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最初的雛形。李美雲笑說,其實協會剛成立的前兩年都處於這種聯誼會性質。

  而看似輕鬆的、互助型的購買行為,因為長期與農友建立互信關係,有機理念也影響了農友,讓農友願意嘗試更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並進而影響更多人。這就是透過消費行為來影響生產端,搭建銷售通路,同時也推動理念。

  「食農遊藝社」進化成為協會的關鍵推手是時任中興大學農學院院長、現為中興大學副校長的黃振文。當年,在黃振文的邀請下,李美雲開始為植物保護基金會規劃有機農業課程培訓,也獲得農委會的支持,後來工作範圍逐漸擴大,演變為今日的有機遊藝協會。

從鄉村到都市 講師群入校推廣食農教育

  協會近年來的工作重點是入校推廣食農教育,這說來又是另外一個契機。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在任內推動中小學每週一餐食用有機蔬菜,希望藉此推廣有機飲食,並提升有機農作物的銷量。但推廣之初遇到一個瓶頸,那就是孩子在不瞭解有機飲食的好處時,容易產生很多廚餘,需仰賴專業講師群入校推廣。因此,從 102 年開始,李美雲帶領培訓的講師們走入新北市的各間學校,開始推動食農教育。

  協會的課程主題相當廣,從種植講到餐桌、有機農業技術、消費者選購指南等,只要跟有機食農相關,都是講課的範圍。協會做推廣的方式是不分地區、全齡推廣,但會針對不同年紀的學生設計不同教學方式,因此講師群從鄉村講到都市,從學校辦到社區,甚至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機構如日間照護中心等,都有他們的身影,至今已經講授超過1,500堂課程。

  能夠跑遍全國、累積如此成果,仰賴的是遍布北中南東各地的講師群。102 年開始推廣食農教育時,農糧署給予專業知識的支援,並憑藉李美雲在有機農業界多年的人脈,為協會引入許多資源,培訓出一批相當專業的講師群。協會每年也安排四次的內部教育訓練,精進教學技能;講師群彼此亦是一個相當緊密的網絡,經常分享教學經驗與心得,共同成長。

協會是全齡推廣,會針對不同年紀的學生設計不同教學方式

▲協會是全齡推廣,會針對不同年紀的學生設計不同教學方式

教學分齡分區 「在地」是最好的教育現場

  協會這群約三十餘人的有機食農教育老師,八年來種下了許多觀念的種子。他們會依照不同的主題與學生族群來調整教學策略,資深老師白心立就舉例,在面對低年級學童時,以清楚、明確、簡單的教學指令為主,而高年級就可以適當加入實作環節,例如教孩子如何切菜,達到分齡的教學效果。

  由於全臺走透透,協會老師們看到的另外一個差異來自都市與鄉村。協會理事、資深老師李華表示,鄉村的孩子普遍對「種植」有一定熟悉度,但都市孩子就非常陌生,因此面對都會區學生時,主題會調整為如何選購食材,希望讓學生能夠把觀念運用在實際生活中。

  「農業很在地,所以我們盡量都用在地食物做說明,」李華舉例,例如雲林就用花生、燕巢一定要提芭樂,讓學生產生親近感。燕巢國小尖山分校是南部最早引入協會單堂課程的學校,分校主任李鴻傑帶領學生在校內開墾農田,希望嘗試種植有機芭樂,卻被習慣慣行農法的家長一口反駁。後來在食農老師林錦粧的協助下,師生合力種出有機芭樂,顛覆了家長的認知,也是跨世代最好的一堂食農課程。

  協會也會與合適的學校建立長期的食農教育合作關係,一間學校陪伴三年,每學期入校六次,帶領師生瞭解有機食農觀念,並在過程中找到有相同理念的老師,未來便能讓老師接手,將有機食農課程延續下去。

食農教育的無限可能 改變孩子人生軌跡

  體驗學習也是協會課程很重要的一環。由於食農老師會在課程中引入實作環節,學生透過動手做,能夠更好的理解食農教育的觀念,甚至引發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有學生上過課之後,對機械產生興趣,進而報考高職農業機械科。白心立曾經遇到一個好動的孩子,原本不受師長肯定,後來在種植找到一番天地,從此一肩扛起校內所有的種植工作。也有高風險家庭的中輟生,透過種植找到成就感,改變了原本可能走偏的人生。

  李正安跟陳婷妤是中部的有機食農老師,夫妻倆輔導過許多重症、自閉症的孩子,曾經有個自閉症的學生,一開始都不願意說話,上了幾堂課之後,媽媽發現孩子回家會開口分享上課內容了,「這是食農教育帶來的潛移默化,」一堂食農課程帶來正向的改變,開啟了無限的可能。

食農教育下一步 期待立法建立制度

  多年來推廣有機食農,李美雲清楚看到臺灣人觀念進步的軌跡。「像以前我們剛開始推廣有機農業時,也常被別人澆冷水,但現在有機已經是臺灣人相當熟悉的觀念。」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大的進展,李美雲認為有賴於政府的推動,才使得有機深入一般大眾的日常生活。

  食農教育在臺灣已經踏出第一步,過去幾年種下的種子,已經陸續看到成果;但要做到更全面、更紮實的推廣,尚需要制度面的配合。因此,李美雲期待「食農教育法」可以盡快完成立法,成為推廣食農教育的下一波驅動力。未來,協會將持續推廣食農課程,讓食農觀念遍地開花,深入臺灣人的各個生活領域。

協會與學校建立長期的食農教育合作關係,指導學生種植在地作物

▲協會與學校建立長期的食農教育合作關係,指導學生種植在地作物

文字採訪編輯/李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