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推廣成果

斗南鎮農會

發布日期
110-08-11
更新日期
112-12-19

在地食農教育的引擎,擦亮斗南農業品牌

  斗南鎮農會透過每月一次的「斗南食物日」,與八所中小學合作,將在地食材融入學童學校午餐。事前針對教師與廚工開設物產及料理課程,並提供學校主題式的食農主題影片於用餐前放映,讓學童瞭解午餐食材從何而來。搭配食物日出版「給食手冊」,介紹料理理念、營養、農產知識等提供教師們進行教學。與各校老師共同開發60堂食農課程教案,建置稻米、烏殼綠竹筍、絲瓜等六項農產品的教案教具,規劃出72套闖關遊戲,作為推動食農教育的教材資源。以在地農會的角色,切入學校午餐、落實食農教育,可謂是農業界的典範,值得學習觀摩。

  提到農會,一般人只會認為是提供農民服務的組織。如果你對農會的印象很單薄,那麼斗南鎮農會將顛覆你過往的想像。為了推廣食農教育,斗南鎮農會在 109 年推動了從來沒人嘗試過、以鄉鎮為單位的「斗南食物日」,邀請鎮上八所中小學參與,每個月十五號在學校午餐加入在地食材。每次食物日,農會都要負責協調四千人份的食材,經過沒日沒夜的加班,甚至連資深主任都跳下來幫忙切菜,才完成了規模龐大的四次「斗南食物日」。

斗南食物日讓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

▲斗南食物日讓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

孩子的無心提問 發展出食物日雛形

  從 107 年開始,斗南鎮農會就投入食農教育的推廣,培訓了「食農教育指導員」,舉辦各種講座。農會也與在地小學合作,在課程中融入食農教育,透過不同的作物主題,研發各種桌遊、教具、闖關遊戲等,最後發展出六大主題、六十堂食農課程教案、七十二套遊戲。

  「斗南食物日」則是 109 年發想出來的點子。談起食物日的緣起,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燕容回憶,起心動念是孩子的一個偶然提問:「我們吃的絲瓜是我阿公種的嗎?」、「為什麼午餐吃不到我阿公種的菜?」這個簡單的問題,卻觸動了大人的心。加上當時,農會入校推廣食農教育的示範計畫已經運作得很成熟,希望能尋找新的突破點。這使得農會開始思考,是否有可能把在地食材加進學校午餐?

  張燕容說,她自己是有孩子的媽媽,發現現在的小孩成日與電子產品為伍;加上斗南是農業鄉鎮,有一半的家庭是務農或兼業農,家長卻因為務農辛苦,不希望孩子下田,孩子對農業越來越陌生,「我們希望推廣食農教育,讓孩子透過食物來認識斗南。」

  食物日的構想雛形誕生後,農會食農指導員楊雅惠向其中一間合作學校的校長諮詢了此事的可行性,沒想到立刻碰了軟釘子。楊雅惠解釋,「學校要考量的點很多,食材的價格、食材的安全性等等。」團膳的流程是由營養師擬定菜單後,由業者提供食材給學校廚工自煮,整個過程也有食物保險,對學校跟業者來說,這套流程已經相當成熟且穩定,想要打破既有模式並不容易。

  但農會不死心,不斷尋找突破點。由於食物日的關鍵是讓在地食材進入供貨流程,因此農會出面與團膳業者協調,因而說服學校,「只要農會跟業者把細節談妥,學校的顧慮也會降低,」楊雅惠表示,雖然要介入食材供應這件事很困難,但是農會站在校方立場為學校考量,逐一克服難關,終於促成食物日的誕生。

開動前一起了解食材來源

▲開動前一起了解食材來源

飲食與學習並進 強調在地生產在地食用

  從 109 年 9 月 15 日開始,農會將每個月的 15 日定為「斗南食物日」,鎮內的斗南高中、東明國中、大東小學、文安小學、斗南小學、石龜小學、重光小學、僑真小學等八所中小學一起參與,四次活動總共有將近一萬六千人次參與,不管在參與人數還是觸及層面都非常廣。

  「斗南食物日」每個月會有一項主打的在地食材,九月是綠竹筍、十月是絲瓜、十一月是臺灣牛、十二月是越光米。在食物日當天,每位學童都能從學校午餐吃到這項食材。農會也事先提供影片與「給食手冊」,讓老師融入課程,作為食物日的預告與先導教學。「給食手冊」詳細描述了食物日當天的菜單、食譜設計理念,以及食材種類、栽培過程、食物里程、選購指南、營養成分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介紹是「食材來源」,以十月份的絲瓜為例,在「給食手冊」中便介紹是來自於斗南鎮將軍里,讓學生清楚瞭解,這項食物來自於他們生長的家鄉。

  這份全彩、以插畫呈現的「給食手冊」,每期約二十餘頁,包括介紹食材產地的影片,都是斗南鎮農會與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教授張文山合作產製的內容。張文山長期與業界合作,嘗試將設計與科技導入農業鄉鎮。這次食物日是雙方第一次正式合作,「每個月要出一支影片跟一本手冊,工作量真的很龐大,但我們還是在細節花了很多心思,例如採用手繪風格,讓手冊內容更加平易近人。」張文山說。

農會主任也跳下來切菜 用吃開啟食農教育

  大東國小是參與食物日的其中一間學校,也是長期與斗南鎮農會合作推廣食農教育的學校。學務主任郭威成表示,食物日著重推廣在地食材,從校方到學生都很喜歡這個點子,加上影片與給食手冊做得很詳細,老師們在教學第一線回饋的教學成效都相當好。「我們會用學習記憶期來評估孩子的學習成果,一直到十二月,問學生九月吃了什麼,他們都還記得很清楚。」郭威成觀察,食物日不僅有教學內容,還有實際的飲食體驗,「例如這週老師們上完課,下週學生就能在午餐吃到這項食材,印象就會格外深刻。」

  不只孩子吃得開心,食物日也促使農友更加關心自己種出來的農產品。「像九月吃的是綠竹筍,農友就很關心學生們吃完的感想,一直問『好吃嗎?有沒有嫩?』」楊雅惠笑著說。食物日過後,學生也在聯絡簿寫下感想,給了農會很正面的回饋,「我們還遇到一個媽媽,她說小孩之前完全不吃絲瓜,在食物日吃到絲瓜之後,就一直吵著要吃。」這些微小卻重要的影響,是斗南鎮農會透過每月一次的食物日累積的改變。

  「斗南食物日」每次都要供應四千人次的食材,還要生產教學內容給老師使用,工作量相當龐大,背後有賴農會員工的諸多付出。農會主任張耀裕不經意透露,他甚至還「下海」充當貨運司機跟切菜工人。張耀裕笑著解釋,食物日是由農會向農友收購食材後,再提供給團膳業者做進一步配膳,因此農會需要負責將食材運送到截切廠。首次食物日前夕,農會人力不足,他只好擔任司機負責載送竹筍,沒想到工廠也人力不足,他乾脆一起加入切竹筍的行列,最後才讓食材準時配送到各校。

農會擁抱新媒體 讓斗南人知斗南事

  除了在推廣食農教育上做出破天荒的成果,斗南鎮農會也大力使用新媒體來推廣在地農產。點開農會的臉書粉絲頁,從配圖、宣傳到文案,可以看出認真經營的成果,顛覆了過去一般人心中的農會老舊形象。張燕容表示,農會做網路推廣,最核心的價值是希望「讓斗南人瞭解斗南的事情」,藉此把斗南的農產品推廣出去。例如斗南越光米相當有名,不少日式連鎖餐廳都指定使用斗南出產的越光米。

  辦完四次的食物日之後,張燕容與農會同仁希望在既有基礎上尋找更多突破點,把農會當成推動食農教育的引擎。「食農教育並非短期就能收效,需要長期經營,」張燕容說,斗南鎮農會付出這些努力,最終希望讓斗南的孩子認同自己的家鄉,未來即使出外工作,也能以自己是斗南人為榮。

透過食農教育課程讓斗南的孩子認同自己的家鄉

▲透過食農教育課程讓斗南的孩子認同自己的家鄉

文字採訪編輯/李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