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作物,據說早在西元前五千年印度已經有人種植芋頭食用,而芋頭的起源地很可能是在馬來西亞,之後才傳入印度,中國、埃及等地,並逐漸傳遍全世界[註01]。因為芋頭容易種植而且澱粉含量很高,因此成為世界上許多原住民族的傳統主食,而臺灣的原住民族也不例外。
原住民族中芋頭文化最著名的就屬達悟族、排灣族和魯凱族了,在傳統生活中,芋頭是族人每天都會吃到的食物,也是祭儀中的重要禮物。
七種芋頭用途不同
達悟族的所在地-蘭嶼,其面積只有台北市的1/5,但是種植的芋頭種類竟然可以分成7種,這些種類依據土地水分的細微差異,以及生活上不同的食用需求來劃分,例如有些芋頭能適應乾旱貧瘠的土地,有些芋頭則適合種在水田裡;拓荒時要先種一種適應力強又產量豐富的芋頭,才有充足的食物來源;還有一種芋頭比較珍貴,適合在家屋或大船落成的儀式中,作為禮物餽贈給客人;每一種芋頭都有各自的特色。[註02]
大船下水儀式後,大家開心的把禮芋帶回家(照片來源: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應用服務網)
飛魚季新船上的芋頭堆高高
每當飛魚季有新船要下水,新造好的拼板舟旁就會堆著很高很高的芋頭,這些芋頭將會分送給族人,才能繼續接下來的儀式。為了準備儀式所需的芋頭,儀式的前一年開始種植,並在新船下水的前幾天,部落婦女們會穿著傳統服飾,到田裡挖取芋頭,由此可見整個準備芋頭的過程有多麼慎重![註02]
大船下水儀式的芋頭山 (照片來源: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應用服務網)
飛魚季中的身心補給品:芋頭糕
過去部落婦女們為了慰勞男人出海捕魚的辛勞,會製作芋頭糕為他們補充體力。芋頭糕的製作相當繁瑣,將芋頭煮熟後不斷地搗碎至黏稠狀,再燃燒蘆葦,將豬皮燻出豬油,最後在豬油和鹽巴的調味下完成芋頭糕。紮實的口感,甜中帶鹹的滋味,伴隨著豬油香氣,一天的辛勞頓時煙消雲散。[註03]
由於芋頭的種植時間很長,通常一年左右才能採收,在過去糧食不足的年代,族人必須規畫好這一年要種多少芋頭、儲存多少芋頭乾,才不會斷糧。每到芋頭產季或生產過剩時,為了延長芋頭的食用期限,並且為缺糧的時節儲存糧食,族人會將芋頭烘乾,甚至搗碎成粉。
用來火烤芋頭的設備很特別,族人會在山坡地疊石塊作成灶,灶上面放置盛有芋頭的竹框,然後再以小火悶燒一天一夜。由於烘烤過程耗時費工,通常一開窯就會烤好一年份,平常這些芋頭乾可以直接烹調,或當作打獵時的隨身乾糧,食用十分方便。
在芋頭的生長期間,為了避免新生的子芋瓜分芋頭的養分,農民通常會將母芋旁的子芋摘除,然而農民捨不得丟棄,於是將這些摘除的芋梗加入薑絲和豆瓣醬悶煮,鹹酸的醬汁非常下飯,是許多人的飲食回憶!而芋梗的閩南語又稱為芋槐(ㄡˇㄏㄨㄞˊ),一提到「芋槐」便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註07]
芋梗(照片來源: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清明芋,穀雨薑:
二十四節氣中「清明」前後比較適合種植芋頭,「穀雨」則是適合種生薑的時
節。[註08]
● 【客家語】阿來嫂食生芋荷:
生食芋頭會引起不適。這句話在諷刺人不要自找麻煩:[註09]
● 【客家語】三月種芋,六月上土,七月毋好動,八月上碗公:
三月時期要開始栽種芋頭,到了四月及六月時還要再覆土一次,在此期間要按部就班,到七月八月時期芋仔成熟後,才能挖取收成。藉此比喻做事要依照一定的步驟及方法。[註09]
● 【客家語】四書讀透透,毋識芋荷摎黃豆:
諷刺讀書人死讀書而不會活用知識,連外形較大的芋荷以及外形甚小的黃豆都分辨不出來。[註09]
● 【客家語】做狗還毋食芋皮:
諷刺人不認份。[註09]
註01:食材你好-芋頭
註02:達悟族 讓芋頭不只是芋頭
註04:部落教室/美食教室排灣族
註05:部落教室/美食教室魯凱族
註06:慢烤煙燻36小時山芋頭乾
註07:芋梗炒薑絲豆瓣醬
註08:農業諺語
註09:與蔬菜有關之臺灣客家俗諺語研究,謝進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