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飲食文化
你有聽過草莓的故事嗎?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故事吧!
莓飲食文化的形成

草莓在臺灣的栽種時間將近90年,但由於臺灣的氣候和環境不適合種植草莓,產量不足之下難以形成普遍的飲食習慣。直到有人將草莓引進大湖鄉,得天獨厚的氣候,再加上培育出適應當地環境的品種,因此讓大湖鄉成為全臺最適合種植草莓的地方。隨著草莓的種植面積及產量逐年上升,草莓這項水果才漸漸出現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

A
在才有的採草莓樂趣

在50年前,草莓不是鮮食,就是加工,並沒有開放採果的觀光果園。當時大湖鄉種草莓,也是送往市場販售鮮果,或加工成草莓冰淇淋,每到產季,就會看到果農忙著採收草莓、裝箱載貨的種種樣貌,許多經過草莓園的遊客都很好奇,也想體驗採草莓的樂趣,沒想到一開放採果就引發熱烈回響,至今採草莓仍舊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休閒活動。[註02]

 

採草莓的樂趣莫過於在田間尋寶,找到自己最屬意的那顆「紅鑽石」,過程中親子合作採果,或乎盟引伴一起發現優質草莓的聚集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大概是採草莓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採草莓樂趣
 

A
莓果醬的秘密

許多人不但喜歡吃草莓,也很喜歡用草莓果醬調味的甜點,例如草莓吐司、草莓鬆餅或草莓奶酪,若要進行果醬的人氣排名,草莓果醬必定入選。

 

在歐美地區的傳統文化中,製作果醬是為了珍惜食材,利用過剩的新鮮水果,加糖或加鹽燉煮成果醬,糖和鹽就是最天然也最簡單的防腐劑,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果醬的甜度越高,保存時間越長,可以在不添加人工防腐劑的情況下存放很久,不過由於國外傳統果醬的甜度太高,臺灣人習慣減糖,果醬一旦開封,能存放的時間也縮短為一週到一個月的時間。

 

其實沒有人工添加物的天然果醬,其成分只有草莓和白砂糖,有些果醬會再加入檸檬汁,讓果醬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還能增加維他命C。然而天然果醬看起來顏色暗沉,放越久越呈現褐色,外觀並不討喜,然而這才是果醬自然的原色,市面上看起來鮮紅可口的果醬,大多是添加色素。下次選擇果醬時別再「以貌取物」,有了正確的消費觀念和行動,就有機會引導商品果醬走向天然。[註01]
 

草莓果醬的秘密

A
關節氣

大寒(國曆 1 月 19 或 20 或 21 日)

這時候正是草莓最肥美的時候,最適合這時吃。

A
料來源

註01:實物展示

註02:草苺故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