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飲食文化
你有聽過大蒜的故事嗎?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故事吧!
蒜的起源

大蒜的原產地
大蒜可說是世界性辛香作物,在世界各國飲食中,都有用大蒜製作的料理。大蒜原產於中亞、西亞地區,包括印度西北、阿富汗、烏茲別克、喀什米爾等地,根據目前所發現證據顯示,古埃及人在西元前2780~2100年間即已栽培大蒜利用,據說在古代埃及,在酷熱沙漠建造金字塔的奴隸會吃大蒜以保健強身。[註01,02]

 

大蒜何時傳入臺灣?
大蒜傳入中國的時間點,可能在漢武帝時代(西元前113年),張騫出使西域,將大蒜帶回中國,從此在中國廣為傳播栽培,而臺灣則於明末清初由先民引進栽培,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註01]

 

蒜頭

A
味形塑臺灣味

蒜味形塑臺灣味


臺灣味的要角:蔥薑蒜
細究臺灣料理的經典調味,不可不提「蔥、薑、蒜」,從家常菜、傳統小吃到宴客料理,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雖然常常不是菜餚的主角,但是卻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甚至形塑出臺灣人的家鄉味!

 

蒜末與爆香
家常料理方式不外乎為「煮」與「炒」,加入蒜頭調味,香氣與味道便截然不同。以最簡單的燙青菜而言,水煮青菜毫無滋味可言,但是以蒜末、鹽或醬油拌入食用,就足以配上一碗白飯。而炒菜流程的第一步「爆香」,使用蒜末加入熱油中拌炒,那激發出的獨特滋味,正是令人開胃的關鍵元素。

 

傳統小吃的靈魂-蒜蓉
將蒜末再磨得更細可得蒜蓉,其綿密的質地往往溶於料理而不見蹤影,隱隱之中為料理注入美味的靈魂,舉凡蚵仔麵線、碗粿、鍋貼及擔仔麵等,常以蒜蓉醬油調味。[註03]

A
慧古早味-糖醋蒜

醃漬物是常見的臺灣傳統配菜,在食物資源不足的年代,一方面醃漬物具有足夠的鹹味足以下飯,另一方面能延長食物的期限,將有限的食材發揮最大效用。幾乎所有食材都能醃漬,蒜頭也不例外。

 

將蒜頭汆燙至七分熟左右,加入以米醋和糖煮成的糖醋液之中浸泡,並以罐裝密封保存約十天,蒜頭原有的嗆辣味道逐漸轉化為甜味,因此可以直接作為小菜食用,也可用來蒸魚或炒青菜,為菜餚增添酸甜滋味。[註04]

 

糖醋蒜

糖醋蒜(照片來源:家政.豐盛與甘甜FB粉絲專頁

A
年圍爐,青蒜入菜

過年圍爐,青蒜入菜

 

大蒜時常以蒜頭(大蒜鱗莖)的姿態出現在日常餐桌上,而宴客料理「魷魚螺肉蒜」和「烏魚子切片」則是以青蒜(大蒜莖葉)入菜,其辛辣味比蒜頭淡一些,嫩葉的纖維帶有些許嚼勁,能為料理增添咀嚼感與滋味。點此看更多:大蒜特徵

 

魷魚螺肉蒜
顧名思義,這道料理的主要食材為魷魚乾、螺肉和青蒜,入鍋烹煮成湯品,是臺灣過年常見的圍爐菜,也是辦桌菜的佳餚之一。這些食材都是過年會準備的年貨,冬天正好是平地青蒜的盛產時期,使用當季食材最為新鮮美味,而魷魚乾和螺肉罐頭則可至年貨大街購買。[註03]

 

烏魚子切片
烏魚子切片也是過年圍爐菜會準備的料理,食材只有烏魚子和青蒜,整道料理看似簡單,卻能創造出豐富滋味,而且備料和做法其實很講究且不簡單。

 

從備料而言,這兩樣食材都是冬季的盛產之物,過年採買新鮮而物美。買回來的青蒜只取前段蒜白之處,不僅口感鮮嫩,淡淡的辛辣味中帶有鮮甜滋味。而烏魚子在風吹日曬的淬鍊之下,濃縮了漁產特有的鹹香滋味,再經過或煎或烤的製程,將味道激發出來。烏魚子切片融合了青蒜的辛辣鮮甜與烏魚子的鹹香,滋味層層堆疊,令人難忘。

 

點此看更多:烏魚飲食文化
 

A
料來源

註01:臺灣農家要覽增修訂三版-農作篇(二),農業部編著,2005年。
註02:臺中區農業專訊第三十七期-漫談大蒜的保健效果
註03:「臺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陳玉箴,聯經出版社,2020年。
註04:環境永續之農漁村傳統智慧集錦-食物保存輯1,農業部出版,2017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