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吃過「蒲燒鯛魚」料理,那麼你應該有吃過臺灣鯛!蒲燒鯛魚通常都是用臺灣鯛的魚腹肉料理而成。大部分的臺灣鯛價格便宜,而且沒有小刺方便食用,是餐桌上很常見的水產料理,蒸、煮、烤、煎都很美味!在火鍋店,臺灣鯛也是很常見的魚片種類。
在超市裡常常可以看到冷凍切片的臺灣鯛,方便保存與料理;如果想要買到一整尾新鮮的臺灣鯛,通常要到魚市場或直接向養殖業者購買。
臺灣鯛與吳郭魚之間是什麼關係?
世界上吳郭魚的種類接近百種,當我們提到「吳郭魚」時,是一種統稱,並非指單一品種喔!在臺灣,吳郭魚的養殖種類多樣,在魚市場上看到的吳郭魚可能為不同種類,其中有一種經過多年來的改良,體型大而且肉質好,被命名為「臺灣鯛」。
▲火鍋店涮魚片
●顏色:一般為灰黑色,不同品種的顏色稍有不同,背部的顏色較深,腹部的顏色較淡。成熟雄魚在繁殖期間,體色偏黑,背鰭及尾鰭的外緣具有紅色鑲邊。[註01]
●體型:臺灣鯛(吳郭魚)的身體長而側扁,背鰭延長。額頭的輪廓略呈凹形,以莫三比克吳郭魚最為明顯。[註01]
●體重:臺灣鯛(吳郭魚)成魚的體重大約500~1000公克以上,500~600公克左右的魚隻通常會以整尾販售,超過1000公克的魚隻通常會加工成冷凍魚片來販售。
臺灣本土早期並沒有吳郭魚分布的紀錄,民國35年之後,陸續從國外引進各種吳郭魚,並透過雜交育成多種吳郭魚,一起來認識常見的品系吧!
- 國外引進吳郭魚
-
尼羅吳郭魚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品種。
眼睛呈現紅色。
背鰭和尾鰭都有條紋。
吳郭魚中體型最大者。
較耐寒、繁殖力強、生長快速、對疾病的抵抗性高。
-
莫三比克吳郭魚
最早引進臺灣的吳郭魚,又稱在來種或土種吳郭魚。
肉質有特殊口感,受臺灣中南部消費者的青睞。
成魚的頭部輪廓呈凹形。
因早熟而體型較小,對低溫抵抗力差。
能耐較高鹽度,適合鹹水養殖。
-
歐利亞吳郭魚
適合雜交的品種。
較耐寒,且能生存於半淡鹹水中。
-
斯皮路勒吳郭魚
適合雜交的品種。
能耐較高鹽度,適合鹹水養殖。
(以上照片來源:尼羅吳郭魚、莫三比克吳郭魚──國產農漁畜產品教材-吳郭魚/ 歐利亞吳郭魚、斯皮路勒吳郭魚──臺灣鯛協會)
- 雜交品系
-
臺灣鯛
經多年改良培育的優良品種。
-
單雄性吳郭魚
特定品種雜交所產生的雄性魚苗。
目前已培育出可產生全部都是雄性魚苗的品系。
-
臺灣紅色吳郭魚
臺灣南部地區發現桃紅色的莫三比克吳郭魚突變種,後經水產試驗所研究人員育種雜交而成的品種。
因色澤像赤鯮等海水鯛魚,且腹腔膜透明潔白,受日本市場歡迎。
(以上照片來源:臺灣鯛──臺灣海鮮選擇指南/ 單雄性吳郭魚、臺灣紅色吳郭魚──臺灣鯛協會)
中文名:臺灣鯛(吳郭魚)
別名:羅非魚、非洲鯽魚、福壽魚、南洋鯽(仔)
英文名:Tilapia
農產品分類:水產類
生物學分類:慈鯛科(Cichlidae)
學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
- 為什麼叫作慈鯛科呢?
大多數臺灣鯛(吳郭魚)的母魚會將受精卵含在口中,大約10~14天左右可孵出仔魚,不過剛孵出的仔魚游泳能力很差,只會在母魚附近游動,若受到驚擾,母魚就會將它們吸入口中保護,直到仔魚具有健全的游泳能力為止,這段時間長達3週,母魚都無法攝食,可見母愛慈性的偉大,因此將臺灣鯛(吳郭魚)歸屬於慈鯛科。[註03]
點此看更多:臺灣鯛(吳郭魚)的生產方式
註01: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水生動物實驗中心-吳郭魚
註02:吳郭魚168,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特刊第10號,2008年。
註03:臺灣淡水魚類養殖(上)水產試驗所特刊第11號,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