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孳生蚊蠅和疾病,養豬業需要大量用水以洗刷豬隻及豬圈,維持環境清潔,因此傳統養豬通常會將豬舍設立在河邊,以便於用水及排放處理過後的廢水。此外,為了防止氣味擴散,養豬場也需要遠離住宅區、商業區及重要交通路線旁。
專業養豬場可以依據豬舍的設備技術,分成傳統豬舍和現代豬舍。
傳統豬舍
傳統豬舍的四面開放,主要依賴自然通風,夏天時用大電風扇輔助降溫。
現代豬舍
豬舍長邊用掛簾封閉兩側,並在豬舍短邊的一面裝置水簾牆,讓水不斷的從上往下流,在短邊的另一面設置抽風扇將豬舍的空氣抽出,因此在豬舍中產生單一方向的氣流,就能不斷地帶動新鮮空氣穿過水簾牆,並將水氣帶入豬舍。如此一來,能穩定豬舍的溫度、溼度和通風,讓豬隻健康、舒適的成長,加快發育,並減少疾病傳播。不過現代豬舍一定要有穩定的電力,才能讓抽風扇持續運轉,否則將造成豬舍空氣不流通而缺乏氧氣。
現代豬舍內部(照片來源:中央畜牧場) | 水簾牆(照片來源:中央畜牧場) |
抽風扇 (照片來源:中央畜牧場) | 現代豬舍透視圖 |
首先要選擇優良健康的公豬和母豬進行配種,接著確保母豬從懷孕到分娩都能平安健康,等小豬出生後由母豬哺乳小豬,讓小豬健康長大。
(照片來源:中央畜牧場)
豬隻每天吃的飼料主要有玉米、脫脂黃豆粉、各種營養配方及益生菌。有些養豬場也會提供大麥、米、高粱、甘藷及廚餘等作為飼料。
(照片來源:中央畜牧場)
毛豬養到6、7個月大時,便從養殖場送往肉品市場拍賣,拍賣前由獸醫檢查豬隻的健康,拍賣時肉商會觀察豬的體型與行動步伐,在短短的10秒鐘內就要出價競標,以最高價來決定這頭豬的買主是誰。
白天被買下的豬隻,先送往繫留場等待晚上屠宰,到了晚上10點左右才在登記合格的屠宰場進行人道屠宰。[註04]
屠宰場獸醫會再次檢查肉品的衛生狀況,之後才會分切成大塊豬肉,並趕在天亮前送往傳統市場或超市。
- 正努力改善的生產過程
為了避免豬隻在拍賣市場及運送過程中,被驅趕而受傷及受到驚嚇,並容易交叉感染而生病[註05],現在政府正努力推動「屠體評級交易」,將豬隻直接從牧場送至屠宰場宰殺,省略豬隻在拍賣市場的活動,以及豬隻運進和運出拍賣市場的路程,而原本以拍賣的方式訂價,則根據肉品(豬隻屠體) 的屠體重量、背部脂肪厚度或顏色外觀等條件,改以評選分級來訂價,並改變以往常溫運送肉品的模式,從屠宰場到市場都在低溫環境下運送,如此一來將能提升豬肉品質、衛生安全及動物福利。[註06,07,08]
- 延伸影片
●小豬誕生與豬隻飼養:科技人養豬品牌路 TVBS一步一腳印
●豬隻上市拍賣與屠宰:從肉豬到豬肉-客家新聞雜誌第521集(內有較血腥畫面,請斟酌參閱!)
註01:豬場經營與管理
註02:財團法人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豬要和你在一起FARM to TABLE 教材
註03:從產地到餐「豬」,豬肉的小旅行
註04:家畜屠宰場59場登記名單
註05:備受折磨的台灣豬──讓豬隻活體拍賣走入歷史吧! 呼籲農業部儘速研議「屠體評級交易」落實期程
註06:打了22年,台灣豬產業升級戰未完待續-口蹄疫拔針-想外銷還有三挑戰
註07:兩大模式比一比,解密肉品交易,趙敏,《鄉間小路》月刊第42期p.46-47,豐年社,2016年
註08:肉豬屠體分級與部位肉資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