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認識農產
你有吃過香魚嗎?你知道香魚在料理前的樣貌嗎?一起來認識香魚吧!
識香魚

香魚的肉質肥美、幾乎沒有魚腥味,最適合鹽烤食用,其中母香魚的腹中還有飽滿的魚卵,一口咬下就能感受到爆滿的魚卵在口中跳躍。除了最常見的鹽烤以外,香煎、油炸或是日式的甘露煮都是很適合香魚的料理方式喔!你吃過香魚嗎?又比較喜歡哪種料理方式呢?

 

 

 
鹽烤香魚
 
香魚甘露煮

 

(照片來源:鹽烤香魚-本平臺編輯部;香魚甘露煮-臺北市市場處下方快問快答-臺灣魚類資料庫)

快問快答
問題
享用香魚料理的同時,你知道香魚的樣子嗎?請點選以下照片,把香魚找出來。
選項A
答對了
這是香魚。
繼續閱讀
選項B
答錯了
這是烏魚。
再試一次
選項C
答錯了
這是虱目魚。
再試一次
A
魚特徵

香魚構造圖新鮮的香魚會有類似哈密瓜的香氣,所以被大家稱為香魚。而外表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身體和魚鰭邊緣帶有微黃色、灰綠色的魚背,頭小小的,嘴巴卻開到幾乎要到魚鰓的深度。

 

香魚的身體類似紡錘狀,魚身長度約在20~30公分之間,體重則在100~200公克上下。

 

香魚喜歡棲息在清澈乾淨的冷水溪流或湖泊。可分陸封型,終生在淡水中生活,可產卵2-3次,平均壽命2-3年;降海型,則在每年秋冬之際會順流到河川的下游地區產卵,產卵完後大部分的香魚就會死亡,壽命只有1年,因此又被稱為「年魚」。[註01,02]

 

(照片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

小知識
  • 如何分辨香魚的公母?

     

    1.如何分辨香魚的公母?

     

    公香魚和母香魚在外觀上的差異不大,只有臀鰭的地方有明顯的差異。公香魚的臀鰭較平整、沒有缺口,母香魚的臀鰭則是有內凹的缺口。[註03]

     

    2.脂鰭是什麼呢?

     

    大部分的魚鰭都是用來協助魚類游泳、保持平衡,但位於背鰭和尾鰭之間的脂鰭只有脂肪,並沒有較硬的鰭條支撐,對於魚類的游泳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不是所有的魚種都有脂鰭的構造,大多出現在鮭魚、鯰魚等較古老的魚類身上,原本被視為沒有作用的退化性構造。但近年研究發現,脂鰭應該有流體力學增加魚類泳速的功能。[註04]

     

    (照片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縱橫魚蝦貝類網)

A
魚家族

香魚家族

(照片來源: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Ocean Tag學習網)

 

香魚屬於香魚科,全世界只有一屬一種,但日本本島和琉球島的香魚基因遺傳差異較大,因此又細分成兩個亞種。臺灣原本有自己的原種香魚,但是在民國57年後已經消失,後來在民國73年自日本引進香魚發眼卵,經過幾個世代的孵育而演變為陸封型香魚。目前臺灣的香魚是屬於日本種,兩者在側線鱗、胸鰭鰭條及體型大小略有差異。臺灣養殖的香魚肉質細膩、內臟略帶苦味,是少數會連同內臟一起食用的魚類。不論是用鹽烤、燉煮、油炸、清蒸或是鹽煎,都是非常適合香魚的料理方式喔![註05,06]

A
產小百科 [註05]

中文名: 香魚

別名:   傑魚、年魚

英文名: Sweetfish、Japaness smelt fish、Ayu

農產品分類: 水產類

生物學分類: 香魚科 (Plecoglossidae)、香魚屬(Plecoglossus)

學名: Plecoglossus altirelis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