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林縣臺西鄉、嘉義縣東石鄉或布袋鎮等地區,有時會看到醃漬文蛤-閩南語稱為「蛤仔膎(kê)」,常作為稀飯配料或下酒菜,原來這些地方的共通點在於都是文蛤的盛產地,漁民會蒐集俗稱「不當仔」,也就是發育不全的小文蛤,放入醬油和蒜頭醃漬,並用冰糖或辣椒調味,讓原本沒什麼肉、不起眼的小文蛤,搖身一變風味十足、非常下飯的配菜,從入口的鹹香,伴隨而來的甘味與嗆鼻味,以及最後餘韻的微辣感,那層層堆疊的滋味讓人回味無窮![註01]
- 膎(kê)怎麼唸?
點此聽讀音: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有一種貝類和文蛤是同一家族,都是簾蛤科,它叫作淺蜊,由於體型比其他蛤類大顆,因此俗稱大蛤。早期在澎湖潮間帶遍布著大蛤,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撿拾大蛤,撬開蛤殼並填入炒香的糯米,再用包粽子的麻線綑綁,入鍋蒸熟後,就成了「大蛤包飯」,融合了糯米香氣與蛤肉的鮮甜滋味。然而隨著大蛤的數量減少,再加上料理方式繁複,現在少有機會看到這道料理,只有在澎湖少數幾家餐廳才吃得到。
大蛤包飯不僅是澎湖人清明節的傳統美食,更具有清明祭祖的重大意義。人們會在掃墓祭拜時,準備大蛤包飯作為供品,祭拜結束後立即食用,並將蛤殼擺在墳墓上,象徵白銀財富留給祖先花用,表達子孫前來掃墓祭拜的孝心,同時代表家族仍然延續著香火的意義。[註02]
●【閩南語】六月初六,蟳蚶赤嘴目:
六月初六曰這一天,紅蟳會將洞內的細沙挖出;蛤則張嘴吐水,漁民只要照著這些徵象挖取,就可滿載而歸。[註03]
●【閩南語】開喙蚶,粒粒臭:
蛤蜊、文蛤、血蚶等介殼類海產,如果介殼打開,表示已經死亡而腐壞。這則諺語比喻一個人滿口胡言亂語、沒有一句真話或沒有一句好話。[註03]
●【閩南語】雞啄蚶,拍損喙:
蚶:貝殼類海鮮之一種,即文蛤,有堅硬的外殼。拍損:浪費也,無義的耗損。喙:嘴。謂雞用其似鳥喙的尖嘴,猛力啄食具有堅硬外殼的蚶仔(文蛤),欲食其肉,不但白費力氣,徒勞無功,而且耗損其嘴,譏人有勇無謀,做毫無成效之事,白費心力。[註04]
註01:環境永續之農漁村傳統智慧集錦-食物保存輯3,范美玲、簡慧娟、黃鈴翔主編,農業部出版,2020年。
註02:食物戀,張詠捷,野人出版社,2005年。
註03:一派胡言 - iTaigi 愛台語
註04:澎湖縣立澎南國民中學100年度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