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頭刀沒有小刺,肉質彈牙而且魚腥味較淡,不論是煎魚排、煮成魚粥,或是做成生魚片都很不錯喔!
(照片來源:鬼頭刀握壽司-flickr-Angelo Su;炸鬼頭刀魚柳-本平臺編輯部)
鬼頭刀因為常常在海中追逐飛魚、沙丁魚食用,速度就像老虎在追捕獵物一樣快狠準,又被臺灣漁民稱為「飛烏虎」。
鬼頭刀屬於大洋性洄游魚類,背鰭從魚眼上方一路延伸到尾柄前,胸鰭則是小小的鐮刀形。鬼頭刀最有特色的就是雄魚額頭凸起幾乎要呈方形,但雌魚額頭則沒有像雄魚如此凸起而較為圓潤。身體是綠褐色帶淡黃色,而且散佈著小小的綠色斑點,一整隻魚給人一種冷冽的殺手氣質。 [註01,02]
(照片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

- 鬼頭刀要怎麼分辨雌雄呢?
鬼頭刀屬於鱰科魚類,在鱰科之下全世界只有一屬、二種的魚類。[註04]
鬼頭刀
中文學名:鱰魚。
俗名:鬼頭刀、飛烏虎、萬魚。
頭部較大、額頭凸出隆起,身體前寬後窄,且魚身為綠褐色帶淡黃色,再加上綠色斑點,胸鰭為長長的鐮刀形。
為大洋性洄游魚類,出沒於淺層海面,但也常潛至深海水域,在臺灣東海岸較常補獲。
肉質Q彈且少刺,不論是煎、烤、炸、煮湯,或是加工成魚丸都很適合。
棘鬼頭刀
中文學名:棘鬼頭刀。
俗名:萬魚、飛烏虎、龜遍(臺東)。
體型較小,易與雌性鬼頭刀混淆,不過棘鬼頭刀的背部、腹部呈現圓弧形,且胸鰭的長度較短,僅有頭長的一半。
為大洋性洄游魚類,出沒於淺層海面,但也常潛至深海水域,因屬於外洋性魚種,較少在臺灣東海岸捕獲。
中文學名: 鱰魚
別名: 鬼頭刀、萬魚、萬引、飛烏虎
英文名: dolphinfish
其他外文名: mahi mahi (夏威夷語)、dorado (西班牙語)
農產品分類: 水產類
生物學分類: 鱰科 (Coryphaenidae)、鱰屬(Coryphaena)
學名: Coryphaena hippu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