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可食用的野菜植物超過200種以上
在阿美族的傳統飲食文化之中,野菜文化相當豐富,據說可食用的野菜植物超過200種以上,為此族人常以「吃草的民族」自稱。族人常吃的野菜包括植物莖部中央的嫩心,例如:黃藤心、林投心、芒草心、月桃心等,葉菜類例如山蘇、過溝菜蕨(俗稱過貓)、龍葵等,還有果實類、花類和根類野菜。[註01]
什麼是野菜呢?
這些野菜自然生長在荒野山地、鄉間田埂或住家附近的空地,不需要人工栽培,在阿美族的傳統生活中,媽媽們負責到田裡或山林間採集野菜,而爸爸們則負責到山裡打獵或到海邊捕魚,分工合作。
現在,採集野菜不僅供家裡食用,還可以拿到黃昏市場販售;隨著野菜健康無農藥的人氣越來越高,才開始有人種植販賣山蘇、山苦瓜及龍葵等植物。
阿美族人的山蘇料理
雖然現在可以在市場上買到人工栽培的山蘇,不過有些族人仍然鍾愛野生山蘇的風味,只有熟悉山林環境和野生山蘇生態的族人,才知道要去哪採、怎麼摘。
以前,阿美族人常將山蘇煮湯或川燙,通常會將幾種不同的野菜一起煮,滋味苦後回甘,有時再加入蝸牛增添特殊風味,也就是常見的野菜蝸牛湯。此外,族人在野外也會將山蘇直接沾鹽巴生吃,就像在吃生鮮沙拉。[註02]
現在,山蘇的料理方式更多元,炒、炸山蘇鹹香酥脆,令人回味無窮。
除了阿美族以外,還有許多原住民族也會到野外採摘山蘇,烹煮食用,此外,山蘇還可以包紮傷口、做成扇子!
當瘡瘍腫毒、跌打損傷時,族人會擂碎山蘇新芽,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族人還會就地取材,將山蘇花與崖薑蕨的葉片綑綁,做成扇子。山蘇的用途比想像中還多![註03,04]
註01:民族植物與阿美族的關係,吳雪月,民族植物利用研討會專刊,2004年。
註02:臺東阿美族的野菜調查,嚴新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註03:農業知識入口網
註04:太魯閣國家公園大同大禮地區 民俗植物與文化生活關連性之調查研究,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