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延長產期的方法
產季初期及末端產量較零星,但可於花期開始前5-6週利用夜間燈照處理技術進行催花,增加初期花量,以提高4-5月的產量;在花期結束前2-3週進行燈照催花,以增加末期花量,並可延長產期至1-2月。[註01]
紅龍果根系生長於土壤淺層,應種植於排水良好處,以避免積水導致根系腐爛。草生栽培可有助於根系發展,以維護果園環境並涵養土壤水分。[註01]
紅龍果栽培以扦插苗繁殖為主,定植1-2個月後即可長根。紅龍果為多年生攀附性肉質植物,主枝需攀附在牆壁或支撐架,需考慮牢固與耐久性,以自然下垂枝條較容易開花結果。[註01]
因紅龍果根系淺,且為肉質莖,不適合用系統性除草劑除草,適合採用機械除草或舖覆稻殼、抑草蓆等防治雜草。莖潰瘍病為紅龍果常見的病害,應適時適量使用藥劑進行防治,並維持田間的通風、透光及田間衛生,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註01]
由疏花、疏果與套袋來控制紅龍果的品質,同一枝條花蕾數不宜超過2個,全株花果應控制在20花(果)以下,疏花、疏果後應以透氣性佳的紗網或牛皮紙袋套袋,以減少果實蠅、蝸牛、鳥害、表皮曬傷及人為損傷。[註01]
當果梗端出現皺縮現象時,代表果實接近成熟狀態,皺縮狀態及範圍會隨著果實成熟度提高而增加,若果萼端也呈現皺縮時,通常代表這顆果實已經接近10分熟狀態,若持續掛在樹上就可能會出現裂果情形,必須趕緊採收。
紅龍果採果的方式為一手托住果實,另一手用剪刀從果實基部的莖肉上側及下側各剪一刀,避免強力旋轉而撕皮摘下;剪下後,稍微修整莖肉,以免劃傷其他果實。如此帶有莖肉的果實比較耐貯藏。[註02]
紅龍果的果梗和果萼是指哪裡呢?點此看更多:紅龍果挑選保存
紅龍果在萌梢期會因肉質莖生長太繁茂而使支架倒塌,所以每年在產期結束後會進行修剪,以避免支架倒塌。[註01]
(以上照片來源: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陳盟松副研究員)
一、調查環境
(一) 學校環境適合紅龍果嗎?
紅龍果適應性廣,喜歡溫暖潮濕氣候,土壤選擇不嚴。不過要注意,紅龍果需要充足日照和良好的排水環境,種植前可以先進行以下調查。
1.日照:
(1)觀測全日太陽光照射的時數有多少?
紅龍果日照時數以全日照最佳,若校園環境限制的話,至少要有半日照(6小時)以上的太陽光直射時間。光線越充足,紅龍果枝條充實度及開花率越好。
(2)周圍是否有建築物遮蔽?
2.排水:
(1)觀察積水消退的時間有多久?
可在田區以人工灌水後,看積水消退的時間,若積水消退時間長達1日以上,表示排水條件不好。可進行改善校田排水坡度或土壤質地,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在黏土中混入砂土。大部分作物都忌淹水,所以校田要注意排水。
(二) 紅龍果適合種在哪種形式的校田?
紅龍果可採用的校田形式包含菜箱式、菜圃式、花圃或盆栽,但因紅龍果栽培須搭設支架,所以要注意支架搭設的方便性以及當枝條長滿支架後,學員在操作過程中的活動空間,因紅龍果枝條有刺,很容易刺傷操作人員,有適宜的空間活動,對操作者很重要。
二、擬定與執行校田種植計畫
(一) 如何使用校田操作簡易的種植方法?
1. 選定校田區域。
2. 準備栽培介質(如土壤、有機質肥料等)。
3. 搭設紅龍果攀爬用支架及固定枝條用繩子。
4. 定植紅龍果枝條並用繩子固定。枝條插入土壤深度約3公分即可,不可太深以免枝條腐爛。
5. 定期少量供水。
6. 當枝條萌芽後,選擇1支強壯新梢保留,其餘剪除,並以繩子固定誘引枝條向上生長。
7. 當枝條長到棚架頂部時,準備培養分枝,每株約留4-8個枝條,看樹勢狀態,壯的樹枝條可留多,弱的樹枝條要留少。
8. 新留的分枝長到約100公分長時,將頂端10公分的枝條切掉,可促使枝條變成熟,有利於後續形成花芽、開花。
9. 分枝上如果有側芽再長出來,要全部剪掉,越早剪越好。
10.分枝開始出現花苞時,1個分枝只要留1個健壯的花苞,其餘除掉,約2-3公分大時就可以除花苞,越早除越好。
11.開花後約1週要將果實套袋,以避免果實被果實蠅產卵危害。
(二) 種植參考資料
1.堆肥或液肥: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農業專訊第92期
2.蟲害防治方法、土壤管理、田間管理: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第198期紅龍果綜合栽培管理技術
(三) 種植歷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項,以避免影響環境呢?
1.使用肥料或農藥等相關資材,要注意使用量,適量即可,避免使用過量。另有不能分解的產品,於使用後要記得回收或清除。
2.如果想用減農藥的種植方式,可考慮採用有機防治資材,或用物理防治措施,如小規模栽培可運用人工抓蟲等作法。
3.使用有機質類的肥料要注意這些原料的來源,避免使用到受污染的原物料。
註01:國產農漁畜產品教材-紅龍果
註02:紅龍果的採收後貯藏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