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生產方式
漁民是怎麼捕到旗魚的呢?
長環境

旗魚是大洋洄游性魚類,分布在世界的溫、熱帶海域,在臺灣周邊都可以看到旗魚的身影,又以黑潮暖流流經的海域最多。旗魚喜歡棲息在水溫躍層(即水溫在垂直方向上呈現急遽變化的水層)以上的暖水海域。平時捕食鯖魚、鰹魚、飛魚、鬼頭刀等硬骨魚類。[註01]

A
魚過程

臺灣近海捕撈旗魚的作業方式,可以分成3種,包含延繩釣、定置網、鏢旗魚。

 

延繩釣 [註02、03、04]

 

延繩釣,臺語俗稱放棍,是友善海洋的漁法之一,其原則是「願者上鉤」。漁具有主幹繩(主棍)、支繩、釣鉤、浮標和浮標繩。主幹繩從數百公尺到數公里都有,每隔數公尺會有一條支繩,支繩末端有魚鉤能掛魚餌。主幹繩上還會加掛浮標和浮標繩,讓主繩懸浮在海中。 

 

漁民在出海前,會先檢查主幹繩、支繩有沒有斷裂或打結,並且一綑一綑整理到圓桶中,也會汰換生鏽的魚鉤,讓魚鉤卡在桶子邊緣,方便在魚鉤掛上魚餌。一般魚餌多使用魷魚、鯖魚或是虱目魚等。

 

當凌晨天很暗,漁民已準備出海,到達魚場後,漁民會先放下浮標,浮標上會裝有發報器,方便回頭尋找;接著會慢慢開船,同時將主幹繩投入海中,有的船上會有投繩機,調整投放深度,或是自動拋餌機,取代人工掛餌、拋餌。

 

接下來漁船會在漁場附近等待旗魚上鉤,並利用發報器確認魚繩位置。起鉤時,漁民會利用揚繩機收回幹繩,當有漁獲時,再用魚鉤將魚拉到甲板上。

 

延繩釣

 


 

定置網 [註05、06]

 

定置網是在特定海域設置的固定網具,靠著海流等待洄游性魚群自動入網,這樣的方式很被動,優點是不會把魚群一網打盡,因此也是友善海洋的漁法。為了能夠「守株待兔」,定置網的漁具上別有心思,設計如迷宮的網具,讓魚群游進來後,難以逃離出去。

 

臺灣的定置網漁具,主要可以分成5個部位:

 

  • 骨架索、浮子、浮子台:防止漁網移動或變形
  • 垣網:如同一道牆,魚群碰到後會改道,誘導牠們游入運動場網內
  • 運動場網:空間大,能夠滯留魚群,也能讓緊張的魚群逐漸冷靜下來
  • 登網:登網入口大、出口小,且因應魚群遇到障礙物下潛的習性,設計15-30度坡度,防止魚群逃脫
  • 箱網:魚群進入後網中的休息場所,也是漁民們捕撈的地方

 

定置網

 

捕撈箱網內的魚群,通常需要2艘船協助,1艘負責拉起漁網驅趕魚群到角落,當空間越來越小,魚群漸漸被拉到水面處,漁民們就會用網子將魚撈到甲板上處理。

 


 

鏢旗魚   [註07、08] 

 

鏢旗魚既古老又極具挑戰的漁法,漁民需要化身海洋獵人,站在船頭的鏢台上,用魚叉刺中在海中快速移動的旗魚。

 

鏢旗魚的工具魚叉,漁民俗稱「三叉仔」,由鏢竿、不鏽鋼叉、矢頭、矢繩組成,長度約5.4公尺、重20公斤。鏢旗魚的漁船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船頭有一個長條形的鏢魚台,俗稱「頭架」,在頭架前端還有腳籠,固定鏢手位置。

 

鏢旗魚,會選在大風大浪的日子,因為旗魚有著在風浪洶湧浮到水面的習性。當漁民發現旗魚蹤跡,正、副鏢手會迅速衝到鏢魚台上,手持三叉仔標竿,緊盯海中狀況,準備一起出手,增加捕獲機率。後面還有一個比魚仔,負責追蹤旗魚游向,並打出各種手勢,引導開船的速度和方向。

 

由於高難度的技術,鏢旗魚漁法面臨技術年齡斷層,僅剩臺東成功還有少數堅持古法的漁民。

 

鏢旗魚

照片來源:數位島嶼 洪曉敏提供 (CC BY-NC-SA 3.0 TW )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