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認識農產
你有吃過木虌果嗎?一起來認識木虌果吧!
識木虌果

木虌(ㄅ一ㄝ)果在市場上不常見,比較少人認識它,不過它的營養價值高,可說是超級食物!近年來有研究發現,木虌果的成熟果實之假種皮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茄紅素及脂肪酸,是植物界茄紅素含量第一名,因此逐漸受到關注。目前大部分利用假種皮的汁液,以果汁或燉湯的方式攝取營養。[註01]

 

許多人對木虌果感到很陌生,不過在臺灣低海拔森林,就能找到臺灣原生種木虌果。早在過去,阿美族、卑南族及排灣族等原住民族,利用未成熟的青果果肉,煮湯或清炒食用,味道與苦瓜相近,味道微苦,煮熟後略微回甘。[註01]

 

木虌果果汁

木虌果果汁(照片來源: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快問快答
問題
享用木虌果美食的同時,你知道它的原貌嗎?請點選以下照片,把它找出來。
選項A
答錯了
這是可可(可可的果實)。
再試一次
選項B
答對了
這是木虌果(青色是未成熟果實;橘紅色是成熟果實)。
繼續閱讀
選項C
答錯了
這是木瓜。
再試一次
A
虌果特徵

木虌果構造圖

 

木虌果除了種子以外都可以食用,一起來認識它的不同構造及食用方式吧!

 

●莖

木虌果的莖呈現藤蔓狀態,攀附在週遭樹木或鐵架上。嫩莖的纖維少,適合食用。

 

●葉片

木虌果的嫩葉可直接拌炒食用,是原住民族常食用的野菜之一,味道微苦,煮熟後略微回甘。[註03]

 

●花

木虌果為雌雄異株植物,雄花與雌花均為乳黃色,可由花朵下方是否具有小木虌果形狀的子房來判斷性別。雌花具有子房構造,雄花則無。部分原住民會採摘花朵食用,可作為野菜。[註04]

 

●果實

木虌果的果實具有小刺,未成熟時表皮呈現綠色,成熟後呈現橘紅色。果肉及包覆在種子外層的假種皮可以食用,當果實外觀由青綠略轉黃綠色時,果肉的口感最佳,味道微苦,煮熟後略微回甘。臺灣原住民族如阿美族、卑南族及排灣族,會將青果切塊,與蝸牛或排骨一起燉湯食用。[註01,02]

 

●假種皮

假種皮附著在種子表面,果實未成熟時為黃白色;成熟時為紅色。成熟的紅色假種皮富含β-胡蘿蔔素、茄紅素及脂肪酸,為果實中營養成分含量最高之部位。臺灣原生種果實之假種皮多為漿狀,濕潤而帶有汁液,味道具有淡淡甜味及瓜果香,適合取出作為料理原料。例如加水稀釋,可做成果汁,也可以直接用來燉飯、煮粥或拌麵。東南亞品系的假種皮則多為肉質狀,具有近似苦瓜的苦味,有時帶有油耗味,一般多用於榨取木虌果油[註04]

 

●種子

木虌果的種子略有毒性,不可食用![註02]

A
虌果家族 [註02]
 
臺灣原生種

臺灣原生種

果實多紡錘形或長橢圓形。

假種皮有淡淡瓜果香。

臺東縣主要種植品種。

東南亞品系

東南亞品系

果實多寬橢圓形或卵形。

假種皮帶有油耗味。

嘉義縣、臺南市及雲林縣一帶主要種植品種。

 

(照片來源: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產小百科 [註02]

中文名:  木鼈果

別名:  木鼈子、刺苦瓜、Sukuy(阿美族語)、Hamunly(卑南族語)、Zyazyai(排灣族語)

英文名:  Spiny bitter gourd

農產品分類:  蔬菜作物-果菜類

生物學分類:  葫蘆科(Cucurbitaceae)、苦瓜屬(Momordica)

學名: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