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飲食文化
你有聽過木虌果的故事嗎?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故事吧!
灣「原」味蔬菜

臺灣「原」味蔬菜

 

許多人對木虌果感到很陌生,不過在阿美族、卑南族或排灣族等原住民族部落裡,木虌果是熟悉的家鄉食材,阿美族語稱為Sukuy、卑南族語稱為Hamunly、排灣族語稱為Zyazyai,常見的料理包括青果燉湯、嫩葉煮蝸牛湯,而嫩莖和花朵也可食用。[註01]

 

此外,族人還會利用木虌果根部產生的皂素,當作肥皂來洗澡和洗衣服。除了種子略有毒性、不宜食用以外,木虌果一身都是寶![註02]

 

青果燉湯 苦後回甘

無論是野外採集或是家裡栽種,族人習慣在木虌果的果實還很青綠、未成熟時,就採下來切片或切塊燉湯,原本青果苦澀的味道,煮熟後帶有回甘的滋味。有人說,木虌果的青果吃起來有淡淡的苦瓜味,原來是因為木虌果和苦瓜是近親,在生物分類上同屬、不同種,難怪味道似曾相識。[註01]

 

嫩葉煮蝸牛湯 鮮味十足

各族原住民族都有食用野菜的文化,在阿美族尤其如此,對阿美族人來說,田間的許多植物都是餐桌上的美味野菜,木虌果的嫩葉也是其中一種。木虌果嫩葉帶有一點苦味,不過和青果一樣,料理回苦回甘,與蝸牛一起煮湯,鮮味十足。[註03]

A
南人的萬用木虌果

越南人的萬用木虌果

 

在越南,木虌果橘紅色的樣貌出現在大街小巷,在傳統市場上可見一顆顆果實零售,到了超市,木虌果化身為果汁、油品、糖果、保健食品及藥膏等各種商品。[註04]

 

紅色假種皮 補養聖品又喜氣

與臺灣各族原住民族利用木虌果的方式不同,越南不用果肉,主要利用的部位是它那紅通通的假種皮,以及乾扁的種子。木虌果的假種皮富含茄紅素等營養成分,對越南人而言,是一種很好的補養聖品,加入飯中燉煮,將米飯染成紅色色澤,增添營養又喜氣。此外,越南種木虌果的假種皮富含油脂,榨油可做成膠囊保健食品,同時也是很常見的烹飪用油品。[註04]

 

種子做藥 治跌打損傷

木虌果的種子略帶毒性,一般不做食用;越南人利用種子製成外敷用的藥酒或藥膏,可以幫助修復跌打損傷。[註04]

A
料來源

註01:國產農漁畜教材

註02: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地產地消專輯--部落廚房地圖-大地菜園巡禮

註03:臺灣味―原住民野菜 營養又多樣,游之穎,花蓮區農業專訊第118期轄區特色產業輔導成果專輯,2021年。

註04:越南木虌果產業發展概況,薛銘童,臺東區農業專訊第107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