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飲食文化
你有聽過餘甘子的故事嗎?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故事吧!
甘子的起源與傳播[註01,02,03]

餘甘子的起源與傳播

 

印度的聖果

 

餘甘子原產於亞洲的熱帶地區,在印度廣泛種植且非常普遍,印度梵文為āmalaka,直譯稱為菴摩勒、菴摩羅果等,不論是日常食用,或是拿來藥用皆可。在印度的佛教中,餘甘子更是布施的聖果,在佛經裡提及「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指的就是餘甘子。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

 

大約在唐朝時,菴摩勒隨著佛教一起傳入中國,在《大唐西域記》中曾提及「阿摩落迦,印度藥果之名也」,《維摩詰經‧弟子品》也提到「庵摩勒果,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由此可知唐朝時已有菴摩勒傳入中國,且將之視為藥用果實。因為菴摩勒的果實食用到最後會回甘,所以中文名稱取為餘甘或餘甘子。

 

由客家族群帶進臺灣

 

而臺灣的餘甘子,是在西元1800年左右由華南的客家人帶入臺灣,因為餘甘子吃到後面會有甘甜味,「有甘甜味」的客語發音與「油甘」相似,因此又被臺灣人稱為油柑或油甘。早期主要以砂糖蜜漬的方式醃漬餘甘子,油甘蜜餞是民國40-50年代的日常零嘴,後來因食品加工業日漸興起、零食的種類越來越多,油甘敵不過新興零食的競爭,而逐漸消失在市場裡。

 

因保健功效重新被看見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實驗證實,餘甘子具有保健的功效。餘甘子鮮果含有含有谷氨酸、 脯氨酸及天冬氨酸等16種氨基酸,又有人體必須的鋅、鍺、 硒、鉻、鐵、銅、錳等16種微量元素,以及 鉀、鈉、鈣、磷等礦物元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更是高。經由現代醫學證實,餘甘子中的酚類化合物、黃酮與多糖等機能成分,具有調節血糖、調節血脂與抗衰老等保健功效。在苗栗、南投等地的種植面積持續增加中。

 

A
食兩用的餘甘子[註04,05]

藥食兩用的餘甘子

 

印度是餘甘子的發源地,在印度的傳統醫療體系「阿育吠陀」中,就會用餘甘子來治療出血、腹瀉等症狀,更把餘甘子視為延年益壽的食材,因此又有印度聖果、救命果的稱號。唐朝傳入中國後,也將之視為藥用食材,在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也記錄到「餘甘子,味甘寒、無毒,主風虛熱,補益強氣,久服,輕身,延年長」。

 

在日治時期1920年出版的《臺灣通史》裡,就有將餘甘子列入果樹,除了直接吃鮮果以外,也很常用醃漬的方式將餘甘子做成蜜餞食用,鮮果及蜜餞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認定屬於傳統性食品。近年因為其保健功效,開始有廚師會把餘甘子入菜,也有越來越多廠商將餘甘子加工成果醋、果粉、益生菌或茶包等產品,讓民眾能更方便攝取餘甘子的營養成分。

A

五月病子者悽慘,愛食仙楂甲油柑

 

在臺灣一首「生育病子」的民俗歌謠中,描寫到生病較沒有胃口的時候,可以吃仙楂和油甘,能夠幫助患者生津、開胃。[註06,07]

 

 

油甘好尾味,查某子照罔市

 

比喻養女兒就像油甘一樣,先苦後甘、苦盡甘來。[註06]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