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生產方式
我很好奇我們吃的芥藍是怎麼種出來的?芥藍田又長什麼樣子呢?
產環境

芥藍主要的生產方式分成直接播種和移植方式兩種,根據品種及採收目的去決定採用哪一種種植方式。如在市場上購買種苗,苗株會先在穴盤裡栽種,成長到可以種植在田裡的時候就會將幼苗從穴盤移出,種到整理好的田地裡。

 

芥藍對於土壤的適應性很廣,最好是以富含有機質、水分充足、排水良好,而且土壤介於PH5.5-6.8之間的環境最佳。芥藍也因為喜歡冷涼氣候,適合生長的溫度在15-25℃之間。如果要讓種子發芽,溫度要控制在25-30℃才會順利發芽。另外,芥藍屬於長日性的作物,需要在日照時間較長或是陽光較強烈的地區生長,陽光不足的情況,會影響芥藍生長,也比較容易感染病害。

[註01]

A
物栽培曆[註01]

A
產過程[註02]
  • 育苗及定植

    在育苗期間,需要先在128格的穴盤中放入種子培養種苗,播種後大約25-30天,培養至5-6片葉子的時候移植到要種植的土壤裡。

     
     
     
     
  • 施肥

    在穴盤育苗可以用少量液氮肥1-2次。如果是在田間種植時,撒種子前先使用基肥撒整地,種子均勻撒播後蓋上碎土或者稻草稈防止蟲害,於栽培期以定時定量的方式施肥。

     
     
     
  • 間拔疏苗

    以穴盤育苗時,如果一個穴格的苗株太多,就需要疏苗成每一個穴格一株苗。如果是在田裡種植,發芽的苗株需整理成間距6-8公分的距離

     
     
     
     
  • 供水及灌溉

    穴盤育苗的時候最好早晚進行一次澆水,而且不可以太晚才澆。在田間栽培時,天氣乾燥要注意保持土讓的水分,下雨時要注意排水。

     
     
     
     
  • 病蟲害防治

    栽培期要加強防治小菜蛾、紋白蝶等蟲害,除了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防治以外,也可以在下完雨後適時噴施殺菌劑,並且注意葉子上有沒有發生病變。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