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除了鮮食以外,還有一部分會經過日曬風乾成柿餅,更有人把柿子入菜、入甜點,例如:甜柿燴雞肉、柿子布丁等,你喜歡哪一種料理方式呢?
(照片來源:柿餅-新竹市觀光旅遊網;柿子優格、下方快問快答-本平臺編輯部)
 柿子的品種繁多,依據果實是否能在樹上自然脫澀又分為甜柿和澀柿兩大類,除了果實是否能脫澀以外,不同品種的柿子外型差異不大。柿子樹為落葉喬木果樹,莖為灰黑色的粗糙樹幹,可以長得非常高大,但為了方便管理而將樹型矮化,所以在果園裡看到的柿子樹不會太高大。葉子是深綠色的橢圓形葉片,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中旬會開出小小的黃色小花,結成果實,多數果實的形狀為圓扁形、成熟的果實為橘黃色,而我們平常吃的柿子,就是摘取成熟的柿子果實喔![註01,02]
柿子的品種繁多,依據果實是否能在樹上自然脫澀又分為甜柿和澀柿兩大類,除了果實是否能脫澀以外,不同品種的柿子外型差異不大。柿子樹為落葉喬木果樹,莖為灰黑色的粗糙樹幹,可以長得非常高大,但為了方便管理而將樹型矮化,所以在果園裡看到的柿子樹不會太高大。葉子是深綠色的橢圓形葉片,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中旬會開出小小的黃色小花,結成果實,多數果實的形狀為圓扁形、成熟的果實為橘黃色,而我們平常吃的柿子,就是摘取成熟的柿子果實喔![註01,02]
(照片來源:認識植物-莊溪)
柿子的種類眾多,大部分會依據果實是否能在樹上自然脫澀又分為甜柿和澀柿兩大類。甜柿只要在樹上成熟後即可直接食用,澀柿因為含有許多可溶性單寧,若碰到舌頭上的蛋白質會變性且凝固,使得柿子吃起來會有澀味,因此澀柿都需要經過人工脫澀處理,把可溶性單寧轉變成不可溶性單寧才能食用。[註05]
- 甜柿
- 富有- 果頂圓潤飽滿,果實較圓扁,果皮為橙紅色。 - 糖度約在14-16度,初期果實較清脆,放久後果實會變軟且多汁,是臺灣最主要的甜柿品種。 - 採收期在11月上旬到12月初之間,主要產地在臺中。 
- 次郎- 果實外有四條明顯的溝,果皮為橙紅色。 - 糖度約在17度,是甜柿中產量第二多的品種。 - 採收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之間,主要產區為臺中。 
- 花御所- 果頂圓潤飽滿,果皮為橙紅色。 - 糖度約在17度,口感、外型和富有相似,但種植和管理的難度高,種植面積較少。 - 採收期在11月上旬到12月初之間,主要產區在臺中。 
(照片來源:富有、次郎、花御所-農業知識入口網)
- 澀柿
- 牛心柿- 果頂圓潤飽滿,外形像牛心,果皮為橙黃色。 - 糖度約在12-14度,口感較爽脆,大約有六成拿來鮮食,另外四成做成柿餅。 - 大部分會以石灰水脫澀,表皮會形成一層霧白色的碳酸鈣結晶,又稱為水柿、脆柿。 - 採收期在9月中到11月初之間,主要產地位於嘉義,是栽培面積最廣的澀柿品種。 
- 筆柿- 果實為長條狀,尾巴尖如毛筆,果皮為橙紅色。 - 又稱為長果柿,為製作柿餅的品種之一。 - 採收期在10月初到11月初之間,主要產地在臺中、嘉義。 
- 石柿- 果實較正方形,果皮較厚且有蠟質層,果皮為橙黃色。 - 糖度約在14度以上,果肉較Q彈,果實內部沒有籽。 - 為製作柿餅的主要品種。 - 採收期在9月中到11月初之間,主要產地位在新竹。 
- 四周柿- 果實為扁平的方形,有四條明顯的縱溝,果皮為橙黃色。 - 大部分會用電石脫澀,脫澀後的四周柿果肉變軟且果皮轉紅,又被稱為軟柿、紅柿。 - 採收期在9月初到10月初之間,主要產地在台中,是臺灣栽種面積第二大的澀柿品種。 
(照片來源:牛心柿-flickr-Chen Liang Dao陳良道;筆柿-臺中市政府農業局;石柿、四周柿-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中文名: 柿子
別名: 紅柿、香柿、田柿、澀柿、水柿、脆柿
英文名: Persimmon
農產品分類: 果品
生物學分類: 柿樹科(Ebenaceae)、柿屬(Diospyros)
學名: Diospyros kaki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