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生產方式
農夫都是怎麼種植桶柑的呢?
產環境 [註01、02]

桶柑是亞熱帶常綠果樹,喜歡溫暖的氣候環境,最適合的生長溫度是24-34°C,並且喜歡曬太陽,每年日照時數2,000小時以上,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桶柑。此外,冬季溫度低,配合土壤適度乾燥,在這樣的刺激下,有助於花芽分化,才能順利開花結果,讓種出來的桶柑又甜又好吃!

A
物栽培曆 [註03]

作物栽培曆

A
產過程 [註01、04]
1.定植

建議冬末春初時定植,行距為5 x 5 公尺或是5 x 6 公尺。

 

2.整枝與修剪

整枝:以通風透光的開心型樹型為主,開張的樹型有助於葉片充分截取光線,增加光合作用面積,提高產量及品質

 

修剪:夏季修剪除去冗枝、徒長枝和過密的枝條;冬季修剪截短橫向枝條、降低樹的高度,並剪除過密枝條,調節開花結果量。

 

  • 整枝與修剪
    ▲ 照片來源:國產農漁畜教材
3.疏果

可以利用葉子和果實比例,判斷是否需要疏果,生產一個桶柑的合理葉片數約40-60片。在果實生長期,可以分數次進行疏果,後期則疏除病果、日燒果為主,這樣才能維持果實品質和產量。

4.採收

桶柑要待果實成熟採收才有較佳的品質,當果實轉色達全黃時就可採收,採收時建議戴手套,避免刺、拉、碰、撞、壓、擦擠等傷害。

 

  • 採收

     
    ▲ 照片來源:國產農漁畜教材

     

A
料來源

註01: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 桶柑專輯〈桶柑栽培與管理〉

註02:柑橘主題館-風土適應性

註03: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果樹類-柑橘類,農業部,嘉義大學編撰2021年版

註04: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 桶柑專輯〈桶柑採後處理與貯藏技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