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是常見又平價的蔬果,在臺灣主要以大胡瓜和小胡瓜為栽培品種,不論是熱炒、涼拌或是煮湯都很適合喔!胡瓜含有豐富的水份,許多健身或健康料理都會用胡瓜入菜,像是:涼拌小胡瓜、胡瓜排骨湯等,都是既健康又有飽足感的料理呢!
(照片來源:小胡瓜煎蛋-家政.豐盛與甘甜粉絲專頁、雲林縣農會;下方胡瓜-國產農漁畜教材)
胡瓜是葫蘆科甜瓜屬的蔬果,口感清脆、鮮甜多汁,我們平常吃的胡瓜,是它的果實喔。
根與莖
胡瓜屬於一年生的蔓性草本植物,屬淺根性,根系主要分佈在表土層20-30公分以內。莖呈4稜或5稜且有絨毛,會蔓性攀爬或匍匐於地面,並長出卷鬚,以利攀緣。莖節還能生出不定根。
葉與花
葉片呈心臟形或掌狀,單葉交錯互生。胡瓜的花多為單性花,雌雄異花同株,即同一株胡瓜會同時有雄花和雌花喔!花朵為黃色,有明顯的五條深裂痕,雄花較小且會多朵密集成簇生長,雌花較大且一個花軸頂端只會長一朵花。
果實
雌花在授粉之後,它的子房和花托會一起長成果實,子房表面有許多凸起的刺瘤,這些刺瘤是為了在開花期保護自己、避免昆蟲的叮咬。果實為筒形至長棒狀,嫩果為白色至綠色,當成熟時會轉為黃白色或黃褐色。
(照片來源:黑胡桃網路閣-彭淑貞)
- 如何辨別市場上常見的瓜類?
在市場中,有許多綠色的瓜類,我們可以從形狀、表皮質地,以及是否有條紋或斑點來分辨它們的不同喔。
胡瓜的種類眾多,依據果實的大小和生態特性可以分為大胡瓜、小胡瓜、四葉系統胡瓜以及溫室型胡瓜等四個類別。其中,臺灣生產的是以大胡瓜和小胡瓜為主。
- 胡瓜家族
-
大胡瓜
又稱黃瓜、大黃瓜。
果實較粗大,表面較平滑,顏色為深綠色且有光澤。
採收食用之果實重量約為600~1000公克。
常見的品種有萬綠、秀綠、青帥等。
主要以生食、拌炒、蒸煮的方式料理。
-
小胡瓜
又稱小黃瓜、花胡瓜,因果實底部仍帶有黃色花朵為名。
果實較小,介於10-28公分,表面有細白的果刺,顏色為綠色至墨綠色。
採收食用之果實重量約為100~150公克。
常見的品種有文燕、秀燕、黑皮66、日系220、868、台南1號、223等。
主要以生食、涼拌、醃製、拌炒的方式料理。
-
四葉系統胡瓜
果實較長,約35-45公分,表面的果刺很多。
常見的品種有津優1號、津春4號等。
主要以生食、涼拌、拌炒的方式料理。
生產地多在中國大陸。
-
溫室型胡瓜
表皮有果粉及果刺,果實為綠色。
經品種改良,可單為結果(不需授粉就能結果實),或是整株都是雌性花,提高產量,適合在溫室內栽種。
常見的品種有HA1237、種苗2號。
主要以生食、涼拌、醃製、拌炒的料理方式。
(照片來源:國產農漁畜教材)
- 小胡瓜長大後會變大胡瓜嗎?
小胡瓜和大胡瓜為不同品種的胡瓜,當小胡瓜長大後,只是變成比較大的小胡瓜,並不會變成大胡瓜喔![註03]
中文名: 胡瓜
別名: 花胡瓜、小黃瓜、黃瓜、花瓜、刺瓜、王瓜
英文名: Cucumber
農產品分類: 蔬菜類
生物學分類: 葫蘆科(Cucurbitaceae)、甜瓜屬(Cucumis)
學名: Cucumis sativu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