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在地特色
午餐的絲瓜炒蛋,真好吃!
沒錯,吃起來脆脆甜甜的,想到都會流口水耶。
我也很喜歡吃絲瓜喔!對了,你們知道絲瓜的產地在哪裡嗎?
南市絲瓜

臺南市絲瓜絲瓜又稱為菜瓜,是臺灣常見的瓜類蔬菜,每年栽培面積約2500公頃,年產量約為45,000公噸,而產量最多的地方就位在臺南,以民國111年的產量來說,每五顆絲瓜就有一顆是來自於臺南市!其中東山區、柳營區為最主要的產區,想知道更多關於絲瓜的故事嗎?答案就在「在地特色小教室」![註01]

A
地特色小教室
快速索引
    新鮮碧綠的顏色配上胖胖的直筒狀,口感鮮甜脆軟,是餐桌上常見的美味餐點。無論是加點薑絲、蒜頭搭配蛤蠣清炒,或是做成涼拌絲瓜、絲瓜煎餅等料理,讓人想到就口水直流。在炎炎夏日中更可以幫助消暑解熱,這麼好的蔬菜,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更多吧!
    絲瓜除了被稱為菜瓜以外,在古時候還叫做布瓜、天羅等特別的名字。現在臺灣常見的絲瓜種類繁多,最主要分為圓筒絲瓜以及稜角絲瓜,圓筒絲瓜根據果實長短又可以再分為最短也最常吃到的米管種;次長較適合作菜瓜布的長筒種以及最長且常作觀賞用的竹竿種絲瓜。[註02]
    在經過農業上的改良與努力,目前市面上的絲瓜也推出許多不同的品種,例如一路發、美人、高雄1號、高雄2號或種苗3號等。絲瓜的產期在臺南全年皆適合栽培,但因應臺灣氣候差異與產調需求,會特地和中部的絲瓜農錯開時節,選擇在秋、冬季開始種植並於春夏之際進入絲瓜的豐產期。[註02]
    你看過絲瓜園嗎?絲瓜是怎麼種出來的?首先要選擇想要吃的品種,例如臺南的一路發絲瓜,開始進行育苗,並且整理園地的排水規畫、使用有機肥料、適量灌溉;等到絲瓜開始生長後,要整理多餘的枝葉根蔓,或是替絲瓜進行授粉等,過程中要注意絲瓜的蟲害、裂果與老化,大致上經過這七個階段後就能得到一顆美味的絲瓜囉![註02]
    絲瓜不只能夠當作美食享用,根據成分、特性還可以衍生出許多加工品。例如菜瓜布、絲瓜水等,提供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而除了傳統的加工品以外,也開發出許多新產品,例如臺南在地的天埔社區便將絲瓜製作成「天埔絲蜜皂」,將絲瓜絡和肥皂結合,清潔和保養兩種功能兼具。[註03]
    在臺南學甲區,有一位無人不知的絲瓜藝術家,被稱為「絲瓜奶奶」、「絲瓜阿嬤」。她的名字叫陳月來,在五十歲那年開啟了二十餘載的絲瓜絡藝術創作生涯,將農村生活的景物、歷史故事等等,用最樸實的絲瓜絡轉變成精美的藝術作品。[註04]
    「絲瓜奶奶」的作品數量與題材廣泛,例如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形象樣貌以及拖鞋、帽子、手提袋等製品,或是刻劃節慶廟會、民俗生活等以農村生活與家庭情感交織的作品。曾在臺南文化中心舉行「絲絲母愛——絲瓜奶奶陳月來絲瓜絡藝術創作展」。[註04]
    來到臺南市若想尋找絲瓜的蹤跡,或是想和絲瓜有更深度的接觸與體驗的話,那你絕不能錯過玉井區的天埔社區環境教育園區!天埔社區成立於1992年,多年來獲得多社區相關優等獎項,2021更是榮獲臺南市金牌農村獎,可見天埔社區的用心經營。[註05]
    在天埔社區中,你可以觀賞農村生活的壯觀「絲瓜棚」、體驗農村生活的「摘絲瓜」;發現結合傳統與新意的絲瓜文創商品,例如絲瓜絡手工肥皂、絲瓜水、絲瓜植物染巾、絲瓜玩偶等;還能體驗手作課程,例如絲瓜環保袋、香包、花籃、筆筒、盆栽等;更能品嘗絲瓜美味料理,例如絲瓜水餃、絲瓜麵線等。這麼棒的活動,等著大家一起來參與喔![註06]
    每一顆絲瓜都是農民們精心栽種的結果,無論是到市場買回家動手料理,還是在餐廳裡細心品嚐,都是支持臺灣在地農民的一種方法。下次在餐桌前見到美味的絲瓜料理時,不妨可以說說絲瓜的故事給身邊的人聽,然後規劃一場屬於你的絲瓜之旅吧!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