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屬於亞熱帶高溫潮溼的氣候型態,夏季高溫使食物保存不易,若食品未正確保存,容易讓致病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增加食品中毒的機會。常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冷藏及加熱處理不足、食品調製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及水源被污染等。
依據衛福部食藥署110年的統計,食品中毒案件的攝食場所以供膳之營業場所、自宅和學校為前三名。近年來國人飲食型態多以外食為主,如果餐廳等供應之營業場所在人員管理、食材來源及保存、設備器具及環境衛生等各製作餐點的環節有所疏漏,就會有發生食品中毒的可能。此外,國人使用美食外送平台及外帶餐點頻率增加,若餐點的運輸時間過長,放在室溫下太久,亦有衛生安全的疑慮。
造成食品中毒案件的病因物質及常見原因:
- 諾羅病毒:傳染力快速廣泛,常因個人衛生習慣不良污染食品或食品未澈底加熱導致。
- 金黃色葡萄球菌:會產生毒素,而且加熱也難破壞,多為手部傷口未妥善包紮或衛生習慣不佳,交叉污染食品所致。
- 仙人掌桿菌:未保持環境清潔導致食品受污染,或食品製備完成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導致。
- 沙門氏桿菌:常見於禽肉及雞蛋,食品未澈底清洗或未充分加熱就會孳生。
- 腸炎弧菌:常在海鮮產品發現,因未徹底清洗或生熟食交叉污染所致。
遵守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掌握保存食物的小撇步,就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 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需澈底洗淨雙手,有傷口要包紮。
- 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
- 要生熟食分開: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
- 要澈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
- 要注意保存溫度:保存低於7℃,室溫不宜放置過久。
衛福部食藥署網站設有「防治食品中毒專區」(網址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816&r=1213246038),民眾可查詢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