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食農教育人才知能,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本(114)年8月19日,於區域教學中心舉辦「114年度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課程」,參加人員包含農會推廣人員、農民、家政班員、田媽媽、休閒農業區業者、學校教職員等共計36人,課程以「政策與專業並進、理論與實務結合」為核心,規劃政策解析、案例分享及教材應用等多元內容,期望建立具備專業知識及實務能力的食農教育人才庫。
臺東農改場盧柏松副場長表示,臺東擁有豐富的作物種類,更兼具原民部落文化與多樣化的農業景觀,是最適合推動食農教育的場域。透過培訓課程,協助學員更有系統地規劃活動,使食農教育不只是農業的延伸,更是生活教育的一環,能讓孩子與民眾理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建立尊重土地、珍惜食物與支持在地生產的觀念。
課程安排首先由農業部黃仕嵩科長帶領學員認識食農教育推動方向及其核心理念,並說明申請專業人員的資格及申請流程,鼓勵學員踴躍申請認可為食農教育專業人員,以利建立人才資料庫,回應日益增加的教育推廣需求。接續課程為食農教育推動實務解析,邀請在地青農廖家助先生及吳美樺小姐擔任講師,分別以校園與農場推動食農教育的經驗,引導學員瞭解於不同場域,面對不同的推廣對象時,如何規劃食農教育課程活動,並善用場域資源,使活動更貼近受眾需求。最後課程為臺東農改場張芳魁助理研究員說明專為食農教育設計的小米卡牌教具使用方式,藉由寓教於樂的互動遊戲,讓學員學習小米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流程。
課後學員回饋,過去雖然理解食農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執行上常缺乏方法,此次透過案例學習與卡牌教具操作,瞭解如何把複雜的農業操作與飲食文化相關知識轉化為簡單有趣的活動,未來在校園或社區推廣時會更有信心。
盧柏松副場長主持開訓
農業部黃仕嵩科長說明申請專業人員資格
張芳魁講師教學小米卡牌互動遊戲
學員於課堂踴躍發言
小組討論情形
學員上台分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