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活動成果

「幸福嘉義米」,讓幸福永續,不斷的幸福

發布日期
114-09-22
資料來源
嘉義市政府建設處
更新日期
114-09-24

         嘉義市政府9月18日於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舉辦一場食農教育推廣活動,針對市府各局處承辦人員、農會推廣人員、國中小學教師以及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外縣市相關承辦人員辦理。課程聚焦「國產米食」,希望透過專業講師的解說與實際體驗,引導學員了解國產稻米的育種過程,深刻認識在地米食的營養價值。
         稻米是嘉義市的主要農作物,全市作物耕種面積超過六成。為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推動農業永續發展並增加農民收益,嘉義市政府選用「台農82號」稻米,打造專屬的城市品牌「幸福嘉義米」。同時將「幸福嘉義米」納入嘉義市國中小學營養午餐,讓學童每週一次品嚐在地好米,透過「食在地、吃當季」的食農教育,將健康飲食與永續理念深植校園生活。
         本次活動邀請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廖大經副研究員,介紹不同品種水稻及台農82號的育種過程,說明其特性與改良重點。他表示,要展現台農82號品種的優點,就必須嚴格遵守栽培管理模式,包括育苗、插秧及肥料用量,讓植株能健康生長,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農藥,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說深具韌性農業意義。
         另外,邀請嘉義市衛生局李怡姍營養師,介紹米飯的營養價值與健康飲食概念,透過品嚐不同品種米飯,體驗其風味差異,且進一步提升與會者對臺灣優良稻米的認識與重視。
        本次活動特別針對嘉義市食農教育所屬機關、團體成員及學校教師辦理,希望大家能藉此認識更多米食品種與「幸福嘉義米」特色,也了解稻米如何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以及米飯營養價值,有利於在地米食推廣,更有助於國人食米率提升與均衡飲食觀念之落實。

相關照片
  • 活動大合照
    活動大合照
  • 講師說明水稻育種過程
    講師說明水稻育種過程
  • 講師說明米飯營養價值
    講師說明米飯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