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推廣成果

臺南市東山區東山國民小學

發布日期
110-08-11
更新日期
112-12-19

校園的永續,從食農開始

  109年夏天,臺南市東山國民小學邀請聖賢國小、吉貝耍國小的五年級師生,在百大青農林俊儀帶領下體驗火龍果的採收、分級、包裝、倉儲,並到傳統市場與超市購買火龍果比較差異,參與產銷完整流程。剛獲得推廣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肯定的東山國小地處東山區,農作物以稻米為最大宗,柑橘居次,農戶數占全人口戶處的47%。「以食為天,以農為首,連結東山青(青農)創未來,這是東山國小食農教育的最大特色。」校長曹欽瑋說。

  104年8月,曹欽瑋剛就任東山國小校長時,觀察在地家長偏好將孩子送往「充滿競爭力」的新營就學,因此想找出學校的亮點。與他熟識的林俊儀在同期間返鄉務農,想與在地開啟更多連結,於是展開雙方的合作,一起推動食農教育。

在校園開闢食農園區種植在地作物

▲在校園開闢食農園區種植在地作物

以食農作為學校亮點

  起初,曹欽瑋在校園開闢食農園區,用美植袋種火龍果等在地作物,由林俊儀提供種植技術。許多學生回饋自家也種火龍果,卻沒有人會最基本的修剪工作。於是曹欽瑋針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得知七成家長擁有農地,卻多半不樂意讓孩子參與農務。也因此,一到六年級的食農課程成為四軸(文化、語言、藝術、食農)校訂課程裡面的重要一軸。這樣的規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引起了一些反彈。不過也因為提前部署,能夠輕鬆應對隨後施行的108課綱。

  「我沒有強推食農」,曹欽瑋說,他邀集教師盤點東山特色,整理出文化軸線如國定民俗東山迎佛祖、吉貝耍西拉雅族夜祭;語言軸線的本土語、英語和越南語;食農軸線如結合生態的農業生產、飲食文化等。「東山農地和農民多,臺南一半以上的農特產品,東山都有出產,食農是東山的明顯特色。」而藝術則可以貫穿所有軸線,例如引導學童製作米食公仔、將火龍果的生長過程做成繪本等。
「當年我還有個小心機」,曹欽瑋透過連兩年申請教育部的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建構出學校的特色課程,「一方面是參賽,一方面是趕鴨子上架,到了第二年,我們已經有了清楚完整的四軸教學內容。」

  而問卷中顯示,多數家長並不希望孩子接觸農事,是否能認同這樣的教學方向?曹欽瑋說不用刻意說服,而要「感動」家長,「學生體驗完會寫學習單給家長看,他們看到孩子的改變,慢慢地就會支持。」

農事體驗引發學生自主學習

  110年1月,在番社蔬果聯盟場地舉辦的「柑橘饗宴」中,東山國小的學生們用稚嫩的聲音解說臺灣稻米分類、稻米食味值、節慶米食等知識,這是綠手指社團的成果。教師李榮宗說:「他們在一學期內要學會三個主題的解說,食農的部分是稻米和微生物農法,生態是蝴蝶生態。」

  綠手指是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可參加的社團,時間為每週三下午,人數約15人,由東山區農會四健會經費補助,指導員為李榮宗和林俊儀。校訂食農課程為低年級一週一節,中、高年級一至兩節,採螺旋式架構,依學生認知發展逐漸加深加廣教材內容,由教師和林俊儀共同備課。低年級重五感體驗,中年級學基本觀念,高年級深入技術學習。例如,讓低年級學生品嘗、做飯糰;中年級培育秧苗、觀察稻作生長狀況、體驗插秧和收割;高年級學習微生物農法等專業知識、嘗試產業鏈中不同的角色。林俊儀說:「去年帶學生採果後到主婦聯盟,這是一種銷售路線;110年想帶他們去果菜市場批水果,賣給老師。」

  食農課程增長學生的動力和自信,過去不愛唸書、不想寫功課、看到老師就怕的學生,如今被問到要不要下田,總是連聲說好,一次還跟著李榮宗到田間施用微生物防治資材到晚上,也曾自願在大清早幫林俊儀做食農活動的場佈。林俊儀說:「看到學生的改變會很有成就感。」學生起初嫌泥土髒,但當他們學著灌蟋蟀、挖蚯蚓,樂趣就轉化了他們對土壤的態度。

  這些轉變也增進家長對課程的認同。返鄉種植龍眼的林紹俸說,孩子常分享學習成果,讓他有所學習,也希望孩子有多方探索的機會。他加入理念相合的番社蔬果聯盟,自家龍眼園也納入食農教育的場域。

課堂中學習稻米相關知識

▲課堂中學習稻米相關知識

資源盤點再整合,把效益做大

  主要的食農教育場域是距離校區約4分鐘車程的2.6分地實驗田,種植稻米、玉米、菱角和茭白筍。學生在學校吸收知識,再到田裡實作,除了增加樂趣,也能深化學習。實驗田的產出可供作訪客贈禮,販售校園午餐所得回流作營運經費。

  除了番社蔬果聯盟,農業知識也有研究單位如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嘉義分場、學校如成功大學、嘉義大學及曾文農工等為後援。李榮宗曾帶領學生到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嘉義分場參觀品種田、向專家學習稻米知識;也參與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帶學生用友善土地的微生物製劑栽培水稻;而東山國小校友,現為嘉義大學園藝學系教授的李堂察則以其專業為教師增能。

  課程的推動需有經費支持,曹欽瑋擅於盤點、整合資源。「我申請計畫前都會先思考,如何把效益做大,不是為了申請而申請。」

  從一開始的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食農教育推廣計畫,108年有稻米專長的李榮宗到任後,曹欽瑋又申請了推動食米學園計畫。「食農教育推廣計畫focus在米和蜂蜜,食米學園則是著重在體驗、製作米食。」曹欽瑋還記得那一年,五、六年級4班學生在學校穿堂包肉粽,因為很難成型,教學的阿嬤還得握著他們的手包,完成學生生平的第一顆肉粽。隔年土地公生日的時候,又教學生做麻糬,帶到校園旁的土地公廟祭拜祈福,讓食農教育與文化扣接。

自許為社區發展中心,為學校奠定下一個120年的根基

  不只食農相關計畫,曹欽瑋還申請偏鄉數位應用精進計畫,在校內圖書館設置數位機會中心,開設文書處理、影片編輯等課程,為在地青農培力。此外,也運用新住民子女教育發展營造學校多元文化環境實施計畫,建置新住民學習中心,並規劃多元文化課程。

  「成為教育文化的中心,本來就是學校的任務。但我也把東山國小定位在文化、教育跟社區發展的中心。」曹欽瑋說,學生是學校存續的關鍵,唯有社區發展起來,年輕人願意留下來,才會有孩子。他說,東山國小高峰時期超過50班,如今只剩13班。因此他期望透過食農、文化教育的推動,增進學生對在地的認同度,未來也才有機會返鄉居住或工作。

  對於食農教育的成效,曹欽瑋並不藏私,「我們讓其他學校一起來體驗,這是績效的擴散,進而透過媒體擴散,讓農委會知道食農政策是可行的。」東山國小至今接待將近十所本地和外地小學,進行室內課程、實驗田實作、品嘗等體驗,「一天內就可以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

  曹欽瑋說:「110年是東山國小創校120周年,希望還能有下一個120年。」對他來說,食農教育不只是營造學校的亮點,更是播下學子未來返鄉的種子,讓學校得以永續的關鍵。

學生至社區內的產地參觀

▲學生至社區內的產地參觀

文字採訪編輯/曾怡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