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科技與國際,與時俱進玩食農
一下車,臺南官田國小對面天空有老鷹鳴叫盤旋,一旁的農場傳來泥土暖香,校園矮牆上是學生以在地作物菱角為題創作的擬人化彩繪。到訪者透過多種感官,即可感受到校園的生態活力和教學主力。官田國小在前校長林保良的規劃下,把農田搬進了校園,2018年到任的校長王全興說:「我們站在前輩的巨人肩膀上,把食農1.0升級到2.0,做智慧溫室,也加入國際化等元素。」
王全興帶我們走訪校園,表示官田國小食農教育的特點之一是「多場域、多型態」。150坪溫室有可自動開闔的天窗和灑水設備,裡面有學生育種的「官小香」草莓、「官甜1號」的小黃瓜等作物,還有中英日三語標牌;鄰近100坪露天農地、菱角田及魚菜共生溫室,及一座準備挪作菇寮的小溫室,校舍上方有還有空中農園,用於都市農耕的示範和實踐。
▲把農田搬進了校園,讓學生有實作的場域
食農2.0,接軌產業和世界脈動
國小1至6年級13班213人每週至少有一堂校訂食農課程,融入在地人文地景、科技和國際的元素。幼兒園1班24人,以照顧作物為主,同時訓練大、小肌肉的發展。
國小食農課程內容跨多種領域,例如數學、英文、藝術等,教務主任黃燕萍舉例:「像在做防治蟲害的益菌時,因為牽涉比例,數學的概念就進來了。」而菱角船的載重量、作物間距等,也都跟數學有關。又例如溫室融入物聯網科技管理,可以監控溫度、濕度並自動澆水,王全興說:「將食農課程結合物聯網等智慧科技,學生長大後才能接軌社會,也才能培養創新的能力。」
農業脫離不了水源,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是當地重要的灌溉水源,孕育多種在地作物。課程也規劃讓學生認識在地水文生態、物產和歷史。高年級學生會利用電腦課或寒、暑假實地探查、訪談、攝影、蒐集資料,並把故事寫進中央研究院的社區故事地圖協作平臺。而為增進學生的國際視野,也導引他們用英語分享國外飲食文化。
課程架構緊扣林如萍教授的三面六項食農教育概念架構,並參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規劃出飲食文化聯合國、綠色農業新趨勢、生態環境面面觀等課程。此外,師生的意見也是課程設計的重要參考依據。黃燕萍說:「如果問學生喜歡什麼作物,馬上會說喜歡草莓,因為採了馬上可以吃。」她觀察,蔬菜類大多需要烹調,學生會比較無感。例如高麗菜採收後經廚房料理成為營養午餐,若不是親眼見證從產地到餐桌,「他們會忘記。」也因此,作物栽種規劃除了搭配時令,也傾向以果物為主,增進學生的學習動力。
沒拿過菜刀也能辦一場謝師宴
學生從五年級開始,會跟著官田區農會家政班員體驗一學期一堂的烹飪課,例如搭配菱角季節製作芋粿、菱角魚丸等,到了六年級畢業前一個月開始密集的烹飪訓練。王全興說:「他們要拿到小廚師證書,不然是沒辦法畢業的。」想要拿到證書,必須分工協力完成謝師宴的任務。黃燕萍笑著說:「有些學生沒拿過刀,尤其是課業表現比較好的,通常也比較被家長保護,老師看到他們拿刀切菜都會很緊張。」
黃燕萍說明,近幾年的課程內容常因應108課綱而調整。以謝師宴為例,過去只要求學生烹飪,現在也讓他們學著做飲食設計。他們除了要設計菜單,也要運用跨領域的能力,例如使用語文概念為菜色命名、將藝術概念用於設計桌面立牌和擺盤、運用數學概念分派時間等。「在我們的校訂食農課程裡是跨領域的學習,學生面對的是一個真實情境,讓他思考要使用哪個領域的相關概念,跟分科教學是不太一樣的。」
學生們從零開始學廚藝,試煮品成為營養午餐添菜。2020年6月,六年級學生在畢業前夕團隊合作席開10桌,煮出六菜一湯一甜品,菜色包含炒山豬肉、椒鹽吳郭魚、咖哩雞、竹筍排骨湯等。當多數父母親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真有辦法煮出一桌菜,學生們用豐盛的謝師宴證實了學習成效。
▲學生從嫌泥土骯髒到願意踩入菱角池的爛泥的轉變
社區網路成為推動食農教育的最大後盾
要讓食農教育順利運作,得有教師鐘點費、外部諮詢費等費用支應。王全興說:「感謝市政府一萬元的食農教育補助款,不然連推動都沒有辦法推動。」由於銀彈有限,他擅於連結在地資源,來補充推展課程所需的經費和人力。
例如,家長志工團可負擔環境的清潔;校友捐贈溫室的智慧管理設備等經費;運用校內的官田區樂齡學習中心資源,讓社區長者帶領學生製作米食、照顧作物;與官田區農會合作食育與農育課程,與家政班合作烹飪課;與四健會合作益菌培養等實務課程。此外,當地百大青農以及自亞洲蔬菜中心退休的專家,也是農業實務教學的主力。王全興說,專業的食農課都會安排一位校內教師協同,一方面教師可藉此增進專業素養,一方面有些農務操作有安全性顧慮,教師須在一旁看顧。
而由人際網絡延伸出的人脈也能為食農教育添力。例如:學務主任的父親為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理事長,與官田國小時常合辦食農課程,分享菱角殼的炭化技術,以及菱殼炭如何變身吸附包、涼感巾等產品,讓學生以循環經濟的角度了解在地的主要作物。
獲得109年度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肯定的官田國小獲得獎金,未來,王全興也將積極爭取其他計畫挹注經費,為食農教育的推展提供實質助力。
擴散食農效益,持續注入創新能量
學生們透過食農課程,有了顯見的改變。「偏鄉的家長有時比較少關注孩子的大小肌肉發展」,黃燕萍說,偏鄉孩子活動量比都市孩子大,但手的精巧度表現比較弱,而切菜、育苗都可以培養這種能力。此外,從一年級開始,多為家中獨生子女的學生透過團隊合作完成各種任務,家長能明顯感受到孩子群性的進步。尤其,食農教育所提供的多元類型課程和場域,提供特殊生各種感官刺激,引發的改變讓家長更有感,「我們這邊的特殊生家長還會食好鬥相報呢(口耳相傳,有口皆碑)。」
為了展現學習成效,也為了分享資源,官田國小學生創作《菱角冠軍》等十套以上繪本,並製作中英日三語電子書,方便校內外教師運用。此外,也開放食農課程與場域讓外校體驗,例如110年一月屏東草埔國小師生來訪,就體驗用手機遙控魚菜共生溫室的燈光和馬達,並理解魚類與蔬菜健康共生的原理。
要積累教學能量,必須時時充電。官田國小除了與在地資源緊密連接,也與國外接軌。例如透過線上視訊方式,與美國及日本友校交流食農教育的發展,也定期與日本恩納村中小學進行互訪,日本學生在官田國小著青蛙裝體驗採、製作菱角肉圓及菱角丸湯。
說起食農教育總是眉飛色舞的王全興說,他剛到任時都被認為是文弱書生,如今經過三年,已熟稔許多農業知識,脫了雨鞋也能在農田間麻利操作。未來,他希望引入更豐沛的經費完善軟、硬體,用科技與國際作為食農的雙翼,帶領官田國小的學生飛往更寬廣的未來。
▲課程架構緊扣教育部的三面九項核心素養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文字採訪編輯/曾怡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