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推廣成果

魚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
110-08-11
更新日期
112-12-19

用食魚教育,促進漁村的共好

  穿青蛙裝下魚塭摸文蛤,或動手體驗虱目魚「三清」-清魚鱗、清魚鰓、清內臟,品嘗自己動手做的水產料理等,這是「股份魚鄉」的遊程內容。創辦人廖宜霈和林筱菁是有著都市計畫背景的都市女孩,因緣際會來到臺南市七股區十份社區,用規劃設計的專長深入漁村肌理,將養殖漁業的知識轉譯成小學生也能懂的語彙,推動食魚教育的努力獲得109年度「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的肯定。

  曾參與建立台江國家公園友善養殖品牌的廖宜霈在計畫執行過程中,發現許多漁民認同用生態為品牌加值的作法。同期間,就讀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的學妹林筱菁在臺南市進行空間媒合計畫,因為難以執行,思考改變計畫的航道。廖宜霈與她分享了先前在漁村的觀察,加上漁村的閒置空間或許可與她原先的空間媒合計畫結合,兩人決定申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示範計畫,陪伴漁村創造新價值。

七股食魚教育小講堂

▲七股食魚教育小講堂

從國小開始,啟動食魚教育

  「一開始想先把這邊的養殖特色轉譯成大家可理解的語言,做了之後才發現這就叫食魚教育。當時大家都講食農,沒有人在講食魚。」廖宜霈說。七股區建功國民小學是她們食魚教育的起點,課務主任吳儒興說:「她們對社區營造的想法很棒,學校當然也希望社區好,因為這樣才會有孩子,學校才可以生存,她們的協助也能豐富學校的課程。」

  股份魚鄉先邀請七股區文蛤產銷班第六班班長王啟森,到建功國小跟全校師生介紹在地文蛤的特色。接著為教師舉辦工作坊,定案三天的食魚課程。低年級透過五感認識漁村環境和養殖工具;中年級透過地圖和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展覽,認識七股的時空變遷、養殖漁業及鹽業的知識;高年級學習養殖漁業的魚種分布和習性等,最後全校學生一起參觀文蛤包裝廠。

  廖宜霈說:「我們也跟王琬婷校長聊到,從空拍圖可以看到建功校園外圍全是魚塭。如果把建功當作學習七股養殖漁業知識的入口,校園有其實三千公頃。」王琬婷很認同這個想法,決定在校園既有的黑面琵鷺解說牆左側,再規劃一面解說牆作為七股養殖漁業導覽的起始點,也成為股份魚鄉體驗遊程裡的重要一站。

  目前,股份魚鄉除了承接建功國小中年級週五下午三節課的食魚課程,也接受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等專案委託設計食魚教案,或與漁會四健會合作校園的食魚課程。

用巧思設計教案,讓對象有感

  教案的靈感多來自於食魚教育領域的其他創業團隊。股份魚鄉將這些啟發設計成教案,出版《蛤什麼蛤?》和《這是什麼魚?》兩套繪本,用工作坊的形式為教師示範有趣好玩的教學方式。林筱菁拿來一個插著文蛤、虱目魚、藻類等圖卡的教具,兩手舞動圖卡,示範解說生態養殖的概念:「文蛤是吃藻類長大的,但池裡除了小藻類也有大藻類,文蛤嘴巴吃不下大藻類,就要去找可以吃大型藻類的虱目魚......」吳儒興說:「學生對這個教具很有感覺,操作得都滿開心的!」

  除了講述養殖漁業現階段的面貌,由於股份魚鄉成員有都市計畫的背景,課程內容會從歷史、大環境等比較大的角度切入。以建功國小的教案為例,會從台江內海淤塞形成適合養殖環境的歷史,講到魚塭的設備差別,再進入到文蛤的介紹。之後製作教具將內容化繁為簡,並把知識融入魚塭的體驗課程裡。

  她們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設計課程,也依學校的特性調整。例如,都市學校的學生常把虱目魚誤認秋刀魚,有辨認魚種的困難,可能就會從魚的長相、生物特徵等通用性的知識切入。

  廖宜霈說:「有時難度在於學生覺得這些東西與他無關就懶得學,需要的時候再去Google就好了。」林筱菁也分享一些導引活動的小技巧,例如一小時的講座可能先安排猜魚遊戲,讓學生「發現自己的無知」。廖宜霈笑著補充:「而且一定要安排團隊競賽,當他們發現別組認出的魚種比較多,就會覺得好像應該要來認識一下。」

在地漁民擔任解說員

▲在地漁民擔任解說員

透過體驗,讓態度潛移默化

  股份魚鄉在建功國小執行虱目魚和文蛤兩套教案,內容結合解說培訓,只要有外校師生參訪,受過訓練的高年級小小解說員會擔任解說牆的解說任務,無形中提升了口條和自信。此外,也透過遊程和營隊等戶外課程深化所學。股份魚鄉曾與成功大學合辦探索營,帶領建功國小的中高年級學生做田野調查,學習擬定訪問大綱、訪談產業職人。有學生家長覺得感動,因為孩子第一次主動了解自家的養殖工作。吳儒興說:「像文蛤採收時間都很早,父母不可能把孩子叫起來幫忙。透過這些食魚課程,學生慢慢知道原來父母那麼辛苦,態度上變得比較能夠體貼。」

  不只學生,遊程也開放給一般大眾體驗。學校的教案結構是從大環境講到漁產,如果對象變成一般民眾,就要換個角度。廖宜霈說:「我會問他們知道文蛤在煮之前是活的嗎?還有都市人上完課就說不想吃文蛤了,因為不知道文蛤這麼可愛,而且過去一直以為文蛤是死給他吃的。從這個角度去講,他們會意識到原來這些東西跟生活多麼有關聯。」

  遊程中,股份魚鄉會引導遊客簡單料理漁獲。「這其實是一個取捨」,廖宜霈說,以三小時的遊程來說,不可能包山包海。許多市區的食魚或食農教育單位因為遠離產地,會著重在料理的調味、擺盤,但既然股份魚鄉位處產地,烹調的技巧就不會是遊客大老遠去七股的重點。「而且我們強調可以跟生產者互動,希望藉此讓消費者信任漁民,而不是信任標章,標章也可能是花錢來的。我們現在滿多水產的訂戶都有參加過體驗,我覺得這是食魚教育對漁民最大的回饋。」

取之地方,回饋地方

  「我們的志向是七股七寶都要做完!」廖宜霈說,文蛤、虱目魚、白蝦、烏魚、吳郭魚、石斑和牡蠣都是常見的物種,因此她們想傳遞的是七股低密度、純海水生態養殖法等特色。不過目前遇到的困境是時間不夠用。「研發教材需要專心,我們常很有想法,但是幾個月後什麼東西都沒有做出來。之前有人問我們遇到遊程淡季怎麼辦?我就說淡季很好啊,才有時間做研發。」

  目前股份魚鄉發展出的模組是食魚教育的課程、遊程和水產販售。教案內容產製的合作對象主要有三位漁民,水產販售則有七個品牌。林筱菁說:「但目前賣得很少,我們常自我反思,覺得受到漁民或在地人很多的幫忙,那我們到底回饋了什麼?」2020年初,股份魚鄉有成員退出,平常持觀望態度的在地人突然伸出援手,擔心她們因利潤上的不足而離開,讓她們感動至今。

  「以前拿的案子是用來累積能量、讓自己存活下去,但接下來希望爭取到的案子能把在地的人串聯起來。」林筱菁說。未來,希望資源的匯聚能牽起在地的心和手,讓食魚教育成為一個引擎,用共好的方式為漁村鋪設美好的願景。

經營魚塭體驗遊程

▲經營魚塭體驗遊程

文字採訪編輯/曾怡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