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推廣成果

富里鄉農會

發布日期
110-08-11
更新日期
112-12-19

有機教母,讓食農教育深入各個層面

  「我要使用我的夏至節氣卡了!颱風來襲,所有玩家損失一個作物」、「農夫喝醉酒,揹著肥料灑錯田,要扣分!」這是花蓮富里鄉農會食農教育老師引導桌遊的情景。富里鄉農會從 108年開始陸續開發「食農四季作物骰」和「農夫好忙」兩套桌遊,市場反應熱烈,成為其食農教育推動工作的一大亮點。

總幹事與食農教育老師一同引導小朋友玩桌遊

▲總幹事與食農教育老師一同引導小朋友玩桌遊

建立友善土地的宜居環境,食農教育推展刻不容緩

  對農會來說,食農教育的推動多半是支出大於收入, 106年上任的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卻認為這項工作刻不容緩,這份動力與她的成長經歷有關。她發現自己的父母跟很多農民一樣,雖然住在好山好水的農村,健康卻亮起紅燈。探究背後的原因,猜測是農民追求產量或種植非當季作物,都會導致化學資材用量加倍,進而影響居住的環境。「食農教育最終目的是希望讓人民有安全健康的飲食、減少疾病的發生,健保也才不用給付那麼多啊。」

  張素華在富里鄉農會「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經營核心理念下思考食農教育開展的途徑,首先設定推廣的對象,接著盤點可運用的人力。「我認為推廣對象不只有學生,還有消費者和生產者。」她說明,學生會影響父母的態度,而負責家庭食材採購的父母若能接受「吃在地、食當季」的觀念,就能促進家庭的飲食健康,也能以消費帶動農民栽種當季作物,才不會過度使用農藥等生產資材;而農民也必須有「適時、適地、適種」的觀念,才能維護自然環境的永續發展。滿溢的積極態度讓農民為她冠上「有機教母」的稱號,她不好意思地說:「他們都說我太認真、太嚴格了。」

  內部推廣人力來自推廣部及休閒部,前者辦理教育課程,後者著重體驗遊程。此外還要善用在地的人力資源。張素華說,農村有許多高齡獨居者,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她希望能提供舞台,讓他們發揮所長。「透過食農教育的共好理念,讓他們發覺在農村生活並不寂寞,能夠找到事業的第二春及存在的價值。」

組織並培力在地人力資源

  由在地人力資源組成的食農教育團隊來自四健會家政班、產銷班、導覽解說班及青農。「我認為食農教育不一定要找外面的老師來教,在地人力資源的訓練跟開發很重要。」張素華說,與農會合作培訓課程的臺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薛怡珍曾回饋:「農村的人力資源非常值得開發,而且真的是欠栽培。」

  經過培訓之後,原本懼怕上台的媽媽們都敢站上講台當老師。張素華說:「小朋友在街上看到她們會說老師好,讓她們很有成就感,知道原來種田也可以當老師。」青農林雅雲分享,過去解說的方式比較隨心所欲,訓練後比較有條理,但感受是「終於解脫了,當下只覺得頭痛,腦細胞呈現缼氧的狀態」。一個禮拜連續兩天上八小時、持續一兩個月的培訓讓媽媽們壓力山大,卻也學到更有系統和結構的解說方法。青農林庭沂也回饋,受訓後最受惠的其實是自己,此後帶活動更可以輕鬆勝任。

  富里鄉農會四健會指導員林秋枝觀察,這些媽媽多半在55歲以上,密集的培訓方式讓很多人卻步。現在她換了方式,用戶外團康活動增進她們參與的意願。導覽解說班班員張麗枝開玩笑說她們會「拐騙」新成員:「就跟他們說一起來玩嘛,幾次之後叫他弄一下那個、講一下那個,就被我們推到前面了。」

  目前青農約23位,解說班人員26位,家政媽媽38人,配合富里鄉農會在花蓮縣各個學校推展食農教育,內容如認識永續農業、三章一Q、米食教作等;也支援擺攤、遊程、社區的食農體驗等活動。

在食農教育裡加入趣味元素

  「食農教育如果光用嘴巴講,講甲喙角全泡(說得嘴角全是口水),人家也聽不下去,所以要用活潑的方式推廣。」張素華想起過去參訪學校時看到學生上課玩桌遊,心想應該也能應用在食農教育上。經朋友建議找上有桌遊與生態城鄉規劃專長的薛怡珍,帶領食農教育老師一起設計出兩款桌遊。

  薛怡珍說,教學類桌遊的設計須兼顧教育和趣味元素。要增加樂趣,可讓玩家依自己的意志選擇,例如決定要栽種的作物;並且放入變因,例如其它玩家的選擇會影響自己手中握有的資源和策略等。

  林雅雲表示,當初薛老師讓她們分組體驗多種桌遊時,發現大家擲骰子的過程很興奮,決定將食農教育老師盤點出的四季作物、生態鏈設計成「食農四季作物骰」。遊戲過程中玩家會熟悉四季有哪些作物,透過節氣卡、角色卡認識農民在栽種過程遇到的問題,獲得地產地消以縮短食物里程的概念等。曾有小朋友在使用節氣卡的過程中,發現颱風讓所有作物的順序大亂,不禁急得大哭,也從中體會農民面對天災的無奈。

  「農夫好忙」桌遊則讓食農教育老師自己發想用排七的概念進行設計,將富里最大宗的水稻作物融入遊戲中,由薛怡珍從旁協助。內容集結青農潘美秀等人對稻作流程的知識,整理出插秧、施肥、割稻、天災、米食體驗等主題的接龍,遊戲過程中若有人蓋牌,就會阻礙其他玩家的進度,張素華笑說是一個「耍心機」的遊戲,也凸顯農村共享跟共好的重要性。

透過農田觀察活動讓參與者感受「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透過農田觀察活動讓參與者感受「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讓食農教育「無所不在」

  富里鄉農會目前已開發約五、六個體驗遊程,帶遊客在依時令走入農村、認識作物,例如春季的採梅體驗、秋季的採菇之旅等。「我們推比較多的是泥火山豆腐的體驗」,休閒部主辦游皓鈞說,行程內容除了講解富里鄉羅山村獨特的泥火山生態環境,也會帶旅客認識歷史悠久的土埆厝和棲息在牆上的青條花蜂,透過蜂群數量的改變讓大家知道友善耕作的重要性。為了增加體驗場域,110年富里鄉農會將羅山國小廢校區打造為「里山食藝教室」,未來遊客可到室外採摘當季作物,再進教室學習料理或製作加工品的方法。

  張素華認為,其實只要有心推展,即便沒有相關專案,還是可以讓食農教育「無所不在」,「當然我們會有食農教育的預算,但此外還可以把食農教育塞在不同的活動裡。農產品展售可以塞,生產教育活動也可以塞......」例如,有農特產品展售時,她會請食農教育老師辦食農DIY體驗活動、食農桌遊;也利用產銷班班會、家政班班會的時候傳達食農教育的概念,「如果食農教育都透過講習來做,就要很多經費,但如果透過班會就不用。」

  「不過畢竟農會不是教育單位」,張素華點出目前的困境,食農教育的教材和教具,還需有更多專家引導、協助開發,期盼能有媒合平台引入師資,提升農會的教育能量,研發各種遊戲或活動引發大眾對食農教育的興趣。

  張素華又聊到新的工作目標,富里鄉農會過去主推水稻,新年度希望能針對富里特產金針推廣食農教育。她歸納會得到109年度「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不同的面相都融入食農教育的觀念,她爽朗地笑說:「我們也不知道做的對不對,但是盡力去做就對了。」

文字採訪編輯/曾怡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