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農專欄
從農田到課堂:桃園市永福國小的智慧農業之旅
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305期 2024/12/15 發行
樹林分場 戴介三、蔡詠竹 02-26801841分機109、210
永福國小附設幼兒園 黃于軒主任 03-3875709#100
桃園市大溪區的永福國小及其附設幼兒園位於風景宜人的鄉間,周圍被森林環繞,生態環境相當豐富。近年學校積極推動科技化農業,並在本場的協助下,與復興區青農王姿怡團隊合作,共同建置了智慧菜園,讓學生們能夠結合科技與自然,學習種植蔬菜的知識。
在引入本場的資源前,老師們選擇作物的種類有限,作物多為不結球萵苣與半結球萵苣進行輪流種植,其他種類蔬果則因不清楚是否適合栽種而不敢嘗試。自引入本場「適栽作物檢索表」後,老師們可以根據季節變化與教學需求,選擇更適合栽種的作物,不僅讓菜園的作物種類變得更加多樣化,也使得老師能夠更有效地規劃作物的栽培時間。
此外,隨著智慧灌溉系統的導入,解決了老師們過去澆水時面臨的困難,也避免在長假期間因無人照料而造成作物受損。以往老師們澆水時無法精確掌握土壤的濕度,容易出現澆水不均、過乾或過濕的情況,造成作物生長不良,照顧起來相當辛苦;且在寒暑假期間,因無人在校園照顧,常導致作物因乾旱而枯萎,雜草生長茂盛,讓老師和學生們感到挫折。隨著智慧灌溉系統的建置,澆水變得更加精準和自動化;無論是平日或是假日,系統都能保持適宜的土壤濕度,確保作物能夠在水分充足的環境下生長。
這樣的科技化管理,減輕了老師們的工作負擔,即便在放假期間,作物也能夠持續獲得適當的照料,避免因為水分不足而枯萎,作物較以往長得更健康,產量亦明顯提高。學生們因此更有信心,對菜園的管理產生了更大的興趣,不僅提升學生對農業的瞭解,也讓他們體會科技與自然結合的潛力。在教學方面,智慧灌溉的導入,帶來了顯著的改善;老師們表示,以前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除草、澆水,甚至需要在教學時間以外,額外投入精力來維護菜園,這樣的農務工作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效卻不佳,教學品質因此受到影響。附設幼兒園的黃于軒主任亦表示透過手機、網路操控可以開關水源,灑水過程中可以讓小朋友們看彩虹,他們也十分開心,另外,在幼兒園期末展覽時,藉由分享智慧澆灌運作概念,可讓教職員、家長、國小生及幼兒園學童有更深入認識和瞭解。
現在,智慧灌溉系統的運作大大減輕了老師們的工作負擔,讓他們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教學本身,尤其是讓學生們能夠專心觀察菜園裡的植物與動物,學習如何辨識植物病蟲害,並進行除草和病蟲害防治。此外,學生們也能夠花時間記錄和討論他們在菜園中的發現,這些活動不僅讓他們學到農業知識,還促進了團隊合作與思考能力的發展。
在智慧灌溉的協助下,作物生長健康良好
永福國小附設幼兒園小朋友們開心採收白蘿蔔
永福國小學生體驗採收萵苣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