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活動成果

推動食農教育 傳承原民文化 臺東農改場於臺東市南王國小辦理臺灣藜課程

發布日期
114-02-26
資料來源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更新日期
114-02-26

  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為落實食農教育政策,於本(114)年2月26日(星期三)在臺東市南王國民小學辦理「臺灣藜」食農教育課程,共計10名師生參與,並邀請第四屆百大青農林建中先生擔任講師,介紹臺灣藜種植技巧及多元應用,幫助學童理解食物來源,養成健康飲食習慣,並尊重自然資源,珍惜不浪費。
  南王國小於2018年轉型為「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成為第一所卑南族實驗小學,期望藉由教學活動推動文化傳承,因此課程特別選定原住民族傳統作物臺灣藜作為主題。課堂中講師首先分享臺灣藜與原住民飲食文化的關聯,再介紹其豐富的營養成分,是原住民族重要的保健食物,同時也教授種植技術及田間管理技巧。參與的學童表示,以前吃過紅藜,覺得很好吃,上完課後才知道,原來從種子變成食物,需要做這麼多工作,農夫真的很厲害!
  臺東農改場本年度規劃與轄區23所國中小學校合作辦理系列課程,依據各校的需求分別以在地特色作物為主題,結合青農協助擔任講師,藉由其豐富的實務經驗,引導學童進行農事體驗,深化對土地認同,並延續在地農耕文化的食農教育精神。
講師教學情形
講師教學情形

講師與學生課堂中互動交流
講師與學生課堂中互動交流

學生運用五感體驗認識原民傳統作物臺灣藜
學生運用五感體驗認識原民傳統作物臺灣藜

講師示範播種方式及技巧
講師示範播種方式及技巧

學生體驗播種後學習覆蓋土
學生體驗播種後學習覆蓋土

南王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
南王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