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辦理「113年度澎湖縣政府食農教育推廣研習」,將「食農教育法-與澎湖縣推展現況簡介」、「澎湖縣海洋資源教育(含友善漁法)」、「農業三生創造金牌農村」及「澎湖縣農業現況與特色農作物(含友善農法)」進行課程串聯,邀請相關專業師資及社區進行實際案例分享:
透過「食農教育法」的推動,了解農業生產與環境、個人健康與消費與社會飲食生活與文化,結合社區、農村再生…等,讓食農體驗生活化,推廣在地飲食特色文化,落實「地產地消」政策,更透過六大方針的串聯,連結人與自然環境情感維繫。
藉由吃在地、食當令,講解從「大海」到「餐桌」的歷程,也藉由田野調查的資料進行轉譯,達到寓教於樂之目的,綠色旅遊發展,友善並傳承海洋文化,串聯社區一同推動惜食理念,珍惜每一尾魚,用「吃魚拉近人與海之間的距離」。
「湖東永續綠生活・青銀共創漾活力」,透過生活、生產、生態、文化、未來性等面向,實現半農半魚社區的多元化發展,推動農村生活永續發展,農漁產品、產業六級化與青年設計力的產業跨域整合,落實地產地銷,打造宜居宜遊的生活環境。
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動物福祉與消費者權益,促進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之維護,有些農民雖符合有機農業原則,但因種種因素轉而申請加入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這些農民的生產過程屬於有機農業中的「友善環境耕作」。
- 相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