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場域

宜蘭市農會振興倉庫

  • 割稻樂
  • 割稻樂
  • 割稻樂
  • 割稻樂
  • 割稻樂
場域類型
  • 加工、運銷廠
季節主要作物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水稻
青蔥
場域介紹

「食農教育」結合了飲食與農業的知識與實踐,讓參與者透過實際體驗了解食物的來源、生產過程以及背後的農業文化。宜蘭的「雪山米割稻趣體驗」正是一個結合食農教育的活動,透過深入農田,讓參加者學習並親身體驗稻米的種植與收割過程。

這項活動在食農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參與者可以:

 1. 了解稻米的成長歷程:從插秧到收割,參加者會了解水稻的生長週期、種植技巧和環境條件,學會尊重大自然的力量與農夫的勞動成果。
 2. 親身體驗割稻:透過實際參與割稻,學習如何使用傳統農具,感受勞動的價值與收成的成就感。
 3. 生態與農業的連結:活動通常會結合生態導覽,介紹稻田的生態系統,讓參加者了解到稻田不僅是糧食的來源,還是多樣生物的棲息地。
 4. 推廣本地農產品與飲食文化:參加者有機會品嚐當地種植的雪山米手工製作(三角御飯團),了解不同米種的特色,並透過這些活動促進本地農業的永續發展與消費者教育。

這樣的體驗不僅增進了對農業的了解,也培養了人們對飲食的感恩與珍惜,有助於推動永續飲食和支持在地小農。

提供設施/服務
  • 汽車30台
  • 遊覽車2台
  • 機車30台
  • 廁所
無障礙設施
  • 無障礙停車場
安全管理相關作為
  • 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
交通方式
  • 搭巴士(轉運站)/火車
  • 至宜蘭縣宜蘭交流道下往宜蘭市振興倉庫方向約10分鐘車程
  • 20人/9人巴
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黎明三路211號

可容納人數
戶外
500人
室內
100
場域網址
https://www.ylfa.org.tw/p2.php?model=news_a_0&kid=753
社群平台
場域開放體驗時期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主要體驗產品類別
  • 蔬菜
其他
  • 宜蘭市農會雪山鮮米
  • 水稻

    • 6月份
    食農教育體驗承辦人/帶領者
    陳筱姍/黃建達
    03-9322214#123/127
    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面向
    農業生產與環境
    農業生產與安全
    飲食健康與消費
    飲食與健康
    飲食習慣與文化
    飲食習慣
    希望讓遊客體會與認同的內容
    •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食農教育體驗活動介紹
    整體時間(小時)
    2
    流程與內容說明
    • 農村體驗-割稻樂
      農村體驗-割稻樂

      宜蘭市農會「食農教育」結合了飲食與農業的知識與實踐,讓參與者透過實際體驗了解食物的來源、生產過程以及背後的農業文化。宜蘭的「雪山米割稻趣體驗」正是一個結合食農教育的活動,透過深入農田,讓參加者學習並親身體驗稻米的種植與收割過程。

      這項活動在食農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參與者可以:

      1. 了解稻米的成長歷程:從插秧到收割,參加者會了解水稻的生長週期、種植技巧和環境條件,學會尊重大自然的力量與農夫的勞動成果。
      2. 親身體驗割稻:透過實際參與割稻,學習如何使用傳統農具,感受勞動的價值與收成的成就感。
      3. 生態與農業的連結:活動通常會結合生態導覽,介紹稻田的生態系統,讓參加者了解到稻田不僅是糧食的來源,還是多樣生物的棲息地。
      4. 推廣本地農產品與飲食文化:參加者有機會品嚐當地種植的雪山米製作<三角御飯團>,了解不同米種的特色,並透過這些活動促進本地農業的永續發展與消費者教育。

      這樣的體驗不僅增進了對農業的了解,也培養了人們對飲食的感恩與珍惜,如何選好吃的米,用3章1Q產銷履歷,有助於推動永續飲食和支持在地小農。

      2
    收費
    費用
    200
  • 宜蘭市蔥蒜

    • 3-5月
    食農教育體驗承辦人/帶領者
    陳筱姍/黃建達
    03-9322214#123/127
    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面向
    農業生產與環境
    農業生產與安全
    飲食健康與消費
    飲食與健康
    飲食習慣與文化
    飲食習慣
    希望讓遊客體會與認同的內容
    •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 傳承創新飲食文化
    •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食農教育體驗活動介紹
    整體時間(小時)
    2
    流程與內容說明
    • 蔥明體驗
      蔥明體驗

      宜蘭市農會的「蔥明體驗」與食農教育結合,是一項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讓參與者透過實際的農業體驗,了解蔥蒜的種植過程,並感受宜蘭地區農業文化的深厚底蘊。這類活動旨在促進飲食與農業的連結,培養人們對於食物來源的感恩之心,同時也推廣當地優質農產品,宜蘭市七張著名的蔥仔蒜吃起來像蔥又不是蔥,像蒜又非蒜是很特別的農作物。

      這類食農教育活動的主要特色包括:

      1. 認識蔥蒜的生長週期與種植技巧:參加者會深入了解蔥與蒜的生長環境,包括如何選擇土壤、施肥及灌溉技巧等,學習到關於這些作物的基礎農業知識。
      2. 參與農事活動:在田間進行實際操作拔蔥蔥,像是親手種植青蔥,如何洗蔥,體驗農村生活的真實一面,並培養參與者對勞動的尊重與欣賞。
      3. 體驗地方特色美食:活動還可能包括與蔥蒜相關的烹飪體驗,如製作蔥明餅,讓參與者不僅能享受勞動成果,還能透過烹飪深化對食物的認識,進一步了解蔥蒜在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4. 推廣可持續農業與在地消費:透過實地體驗,參與者會更加理解宜蘭當地小農的辛勤耕作,並認識到支持本地農產品與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性,從而增進消費者對環境友善的農業行為的認同。

      這樣的食農體驗不僅是農業知識的學習,也是一種身心與大自然的連結,讓都市人透過動手參與、接觸土地,更加理解食物與農業之間的深刻聯繫,從而推廣永續發展的農業觀念。

      2
    收費
    費用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