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為落實食農教育政策,本(114)年4月24日(星期四)於臺東縣延平鄉桃源國民小學辦理「食農教育課程」,以「樹豆」作為主題,邀請第二屆百大青農呂宏文擔任講師,參加學生與教師合計24人。藉由農耕體驗讓學生對食物來源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激發對農業與生態的興趣。
桃源國小近幾年積極推動食農教育,致力於引導學生認識在地作物及其與生活的連結。本次課程聚焦於原住民族重要的傳統作物—樹豆。樹豆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常以乾籽實或鮮嫩莢果型式入菜,是極具文化與營養價值的在地作物。
課程由講師介紹樹豆在原住民飲食文化的意涵、營養成分及日常應用,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隨後進行實作課程,由師生共同參與樹豆種植體驗,透過實際操作強化學習印象,也讓學生在親手栽種的過程中,學會尊重食物、理解農民的辛勞,並培養對自然抱持感恩的心。參與課程的教師表示,學生們經由觀察植物的生長,親身體會土地的生命力與農業的價值。這樣互動式學習模式,除了強化孩子們的食農知識,更激發學童對於農業的興趣。
食農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與土地、文化和生活緊密連結的學習旅程。臺東農改場期盼透過課程,持續深化學生對在地農業與飲食文化的認同,從小培養珍惜食物、愛護土地的態度,為永續農業奠定扎實基礎。
講師教學情形
課堂上學生認真聽講
講師與學生課堂中互動交流
學生於播種前仔細觀察樹豆種子的情形
實際體驗播種情形
桃源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