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食農知識庫

烏魚胃的小秘密

發布日期
114-02-03
資料來源
水產試驗所
更新日期
114-02-03

烏魚胃的組織構造

  • 作者:劉恩良、陳冠如、楊順德 / 水產試驗所淡水養殖研究中心

烏魚有三寶,分別為烏魚子(卵巢)、烏魚膘(精巢)與烏魚胗(胃),其中,烏魚胗的價格僅次於烏魚子,50粒/斤大小的烏魚胗,池邊售價每臺斤高達420元。新鮮的烏魚胗口感爽脆無腥味,與時蔬拌炒是一道要價不斐的料理。
 
如上所述,烏魚胗又稱為烏魚腱,即是烏魚的胃,其外形呈圓錐狀(圖1),由肌肉與結締組織所組成(圖2),也是造就其特殊口感的原因。烏魚胃的結構和功能會因食性、環境條件等因素而具有特殊的適應特徵,例如胃盲囊是一種為增加營養吸收表面積之指狀突起,其結構與其他魚類相似,由黏膜層(mucosa)、黏膜下層(submucosa)、外肌層(muscularis)與漿膜層(serosa)所組成。胃的最內層為黏膜層,包含專門負責分泌與吸收之細胞,生成有助於保護胃黏膜的黏液。黏膜下層含有結締組織、血管和淋巴管,提供上皮支持並促進營養物質運輸。外肌層負責食物在消化道中的運動,由平滑肌層構成,通常排列為內圓周層和外縱行層。這些肌肉之收縮有助於混合和推動食物通過消化系統。漿膜層是胃之最外層,可以懸掛於腹膜腔內或直接連接至周圍組織器官。這些層層的結構保護並維持胃的完整性,確保其消化功能的正常發揮。

文章來源:烏魚胃的組織構造-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

相關照片
  • 圖1、圓錐狀烏魚胗(又稱烏魚腱)(劉恩良攝)
    圖1、圓錐狀烏魚胗(又稱烏魚腱)(劉恩良攝)
  • 圖2、烏魚腱的組織切片,其由肌肉與結締組織所組成(劉恩良攝)
    圖2、烏魚腱的組織切片,其由肌肉與結締組織所組成(劉恩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