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活動成果

順應自然學習農藝 東河國小把木虌果種回來

發布日期
114-05-08
資料來源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更新日期
114-05-08

  為推動食農教育政策,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於本(114)年5月8日(星期四)在東河國民小學辦理以「木虌果」為主題的食農教育課程,邀請在地青農游桓宇先生擔任講師,共有38位學生與教師參與。課程融合實作體驗與品嘗活動,讓學生從多元角度認識木虌果的魅力。
  東河國小過去曾栽種木虌果,卻因颱風侵襲導致植株全數毀損。這段經歷不僅讓學生深刻認識氣候變遷與天然災害的威力,也讓學童體會農民在面對氣候與天然災害挑戰時的辛勞與堅毅。今年,學校決定重新播下木虌果的種子。對師生而言,這不僅是種下一株植物,更是一場與土地重新連結、孕育希望的行動。
  課程中,講師講解木虌果的營養價值、種植技巧與常見病蟲害,也帶來自製的木虌果雪Q餅,讓孩子們從舌尖上體驗富含健康價值的木虌果。透過品嘗,學生更清楚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也對木虌果的多元應用產生濃厚興趣。在實作階段,講師根據學校校園條件,細心指導學生如何適地適種、安排照顧計畫與施肥步驟。學生們積極投入,不僅願意承擔日常澆水與觀察的責任,也主動討論如何防範去年的災害重演,並表示:「今年,我們一定會把木虌果顧好!」顯見這堂課在孩子心中所種下的不只是農藝技能,更是對自我堅持與承諾。
  臺東農改場期望藉由青農實務經驗的分享與實作教學的陪伴,讓孩子們從土地中學習成長的韌性,深化對食物來源與農業價值的理解,為校園食農教育注入更深層的意義,也讓希望的種子在校園裡萌芽。
講師引導學童認識木虌果公花枝條
講師引導學童認識木虌果公花枝條

講師指導學童辨識木虌果種子
講師指導學童辨識木虌果種子

學生品嘗木虌果雪Q餅
學生品嘗木虌果雪Q餅

學童仔細觀察木虌果花器
學童仔細觀察木虌果花器

講師說明木虌果田間管理重點
講師說明木虌果田間管理重點

東河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
東河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