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活動成果

食育力大解析,共創嘉義市食農教育新里程碑

發布日期
113-10-25
資料來源
嘉義市政府-建設處
更新日期
114-05-16

為進一步提升食農教育的推動成效,嘉義市政府今(26)日特別邀請食力傳媒副總編輯林玉婷,為市府員工分享「食育力城市調查」及指標評比制度。林副總編輯以專業數據分析,深入剖析嘉義市食育現況,並針對未來發展提出具體建議。此次講座不僅幫助各局處同仁更加明確食農教育的推動方向,也對資源整合與深化食農教育有更深入的理解,為嘉義市未來在食農教育上的發展奠定穩固而有力的基礎。

      過去幾年,嘉義市政府在推動食農教育上展現強大的決心,致力從學童階段開始扎根,將「幸福嘉義米」納入全市28所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計劃。每週至少一次,學童們可以享用在地生產的台農82號米-「幸福嘉義米」,這不僅是膳食安排,更是教育孩子認識在地農產品的重要契機。透過這樣的實踐,嘉義市不僅推動了「地產地消」的理念,還成功培養新一代對在地農業的認同與支持。更令人矚目的是,嘉義市政府在113學年度率先全國,首創設立了「午餐食育組長」職務,每所學校設立專人負責管理學校午餐、廚房運作及飲食教育,並進一步整合校園的食農教學,深化學生對食材來源與農業價值的認識,將食農教育從課桌延伸至餐桌,為孩子們構築更全面的食育觀念。

     嘉義市同樣在長者照顧上展現了細緻與用心。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花甲食堂的供餐服務中,全面採用國產食材,並根據高齡健康飲食原則,精心設計符合長者營養需求的餐點,將優質的國產食材帶入長者的日常飲食中,提升長者健康之餘,也減少食材長途運輸帶來的碳足跡,充分體現了嘉義市在永續發展與社會關懷上的努力。此外,市政府舉辦以在地農產品-「幸福嘉義米」及好瓜造小黃瓜為主食材的食農體驗活動,透過手作及互動教學,讓市民了解產銷履歷與地產地消的概念。這些活動不僅深化了市民對在地農業的認同,更使嘉義市的永續農業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來嘉呷飯─嘉義火雞肉飯特展》目前正在嘉義市立博物館展出,展期將持續至明(114)年3月2日。本次展覽將嘉義的經典美食—火雞肉飯,昇華為一個文化象徵,細膩呈現了外來食材如何逐步融入台灣日常飲食的歷史進程。透過本特展,嘉義市再次推動了飲食文化與教育的深度結合,展現出多層次的飲食文化推廣成果,不僅強化了嘉義市「美食之都」的形象,也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這座小城豐富的飲食文化與資產。

      食育力城市大調查已進入第四屆,嘉義市在110年和111年均榮獲五星城市,展現了在食育推動上的卓越成績。根據今(113)年的調查結果,嘉義市在「食安與衛生」的分項排名中進入前五名,特別是在食品衛生查驗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尤其是113學年度學校午餐的生鮮蔬果農藥殘留抽驗達到零檢出,充分顯示了市府在食品安全上的不懈努力與成就。

      在此次分享中,林玉婷副總編輯詳細介紹了食育力評比制度,涵蓋政策規劃、教育資源投入、食育課程設計及社會參與度等多個維度,讓各城市能有效掌握其食育發展進度,並透過橫向比較,找出自身的優勢及待加強的部分。副總編輯也針對嘉義市的食育現況進行深入剖析,為市府未來政策規劃及食農教育策略提供了具體指引,進一步助力嘉義市在食育力持續提升。

相關照片
  • 食育力大解析
    食育力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