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為提升學生對農業的認識和興趣,於本(114)年6月3日(星期二)在臺東市寶桑國民中學辦理以「小白菜」為主題之食農教育課程,邀請第三屆百大青農廖家助擔任講師,共有27位學生與教師參與,課程結合小白菜的營養價值與簡易料理應用,並透過實作教學,讓學生實踐友善農業的生產方法,培養對環境永續與食物來源的重視。
課程內容包含認識各種十字花科蔬菜,並以小白菜為主軸,帶領學生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栽培技巧與病蟲害防治等農業技術。小白菜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鉀等營養素,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維持消化健康,因具有容易栽培與生長期短的優點,成為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蔬菜。課堂中,講師鼓勵學生待其成熟後親自採收,以汆燙、清炒等料理方式烹調,不僅保留原味也兼顧營養。
實務課程中,講師以共伴植物及混作的概念,安排學生將小白菜、莧菜、韭菜、青蔥與胡蘿蔔等蔬菜一起播種,藉由不同植物的特性達到相互保護的效果,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強調生物多樣性與自然防治的重要性。參與的教師回饋,課程內容讓學生親手種植,學習農務的基本技能,利用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培養學生尊重及保護環境的態度,是一場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活動。
在本次課程設計中,融入三面六項核心理念:「農業生產與環境」面向的「農業生產安全」、「農業與環境」,以及「飲食健康與消費」面向的「飲食與健康」、「飲食消費與生活型態」,透過農業與環境的連結、飲食與健康的反思,提升學生的食農素養。臺東農改場將持續推動食農教育政策,傳承在地飲食文化,促進農業的永續發展。
講師教學情形
學生於課堂中與講師互動交流
講師請學生注意有機肥料成份標示
講師帶領學生進行農事體驗
學生親手種下種子,體會粒粒皆辛苦
寶桑國中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