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已在臺中三個展區如火如荼地熱鬧上演,林業試驗所也沒有缺席,將於今年4月2日起至4月24日止,為期三個星期在外埔園區智農館之特展區,以「共享自然」為主題進行參展,展示項目為「林下經濟」。此次展出是仿自然的方式,以森林圖像為背景,並營造林下環境,擺設林下作物如台灣山茶、咖啡、金線連、山胡椒、石斛等外,尚有培養段木香菇的段木及林下養蜂的蜂箱,呈現「林下經濟」多元的面貌
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森林裡面從事農業活動在老祖先時代是早已存在的事實,而現代此種混農林經營的方式,在基本生產資源緊缺的背景下,且強調山區住民的就業和經濟問題,而在森林裡進行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及相關產品採集加工和森林地景等利用,我們稱此為「林下經濟」。
為了解國內林下經濟對主林木之影響與永續經營相關的科學基礎資料和模式,林業試驗所以不影響上層主林木生長及下層林地不致裸露、且可永續經營之前提下,建立不同模式的林下經濟示範區,並針對目前已具備林下經濟型態之地區進行調查和研究,以期發揮林下經濟之生態、經濟、社會等多重效益。目前林下經濟推動小組建議之作物包含臺灣山茶、咖啡、段木香菇、段木木耳、石斛、山胡椒、臺灣金線連(培養箱)、林下養蜂等。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提升,相對也更追求高品質生活,對於天然的東西往往趨之若鶩。林下經濟是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倚靠,一般而言,作物收穫的品質相對較好。以林下養蜂為例,因所處之森林環境未受汙染,其蜜粉源純淨,生產森林蜜等相關產品品質是無庸置疑的,當然其他作物亦是如此。所以山區住民可以利用在地天然的優勢,獲得比平地農產品較大的利益。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人口增加、過度消費以及先進技術和資材的應用等,在山區從事農業活動對於自然環境的影響,已非過去老祖先自給自足的時代可以比擬。因此在森林裡從事林下經濟,必須要有永續的觀念,在不破壞環境、不影響主林木生長並兼顧水土保持的原則下進行。
林下經濟顧名思義是藉由在森林樹冠下進行種養殖等農業活動,除了環境永續原則外,我們也必須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林下作物,考量因子包括了當地的自然條件、林地狀況、市場需求等,如果不經科學的審慎評估而貿然行動,很容易徒勞無功。
林業試驗所張彬所長表示,開發林下經濟之加值產業,是政府接地氣,增加林農收益。本計畫由農委會林務局於委託本所進行辦理「林下經濟永續經營可行性之研究」研究,林業試驗所於107年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作為林下經濟推動之科學基礎。在維持森林植被、不施用除草(蟲)藥劑及不使用化學肥料之原則下,林業試驗所已盤點出林下養蜂、山胡椒、金線連與段木香菇及木耳等4種林下經濟作業之技術規範及栽培手冊。
林業試驗所張彬所長表示,此次參展本所配合「共享自然」的主題,以「林下經濟」作為展示項目,林務局與林業試驗所共同合作,從研究面及行政面共同推動林下經濟產業,除了讓大眾了解本所對於林下經濟的研究項目、成果外,也希望讓民眾了解,唯有在國土保安與生態兼顧的基礎下,才能確保社會的經濟發展與人民身心健康。
撰稿人:蓮華池研究中心 許俊凱 副研究員
聯絡電話:049-2895535轉105
E-mail:dakai0327@tfr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