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列印區塊: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活動成果

深耕食農理念 臺東農改場於臺東市卑南國小辦理小白菜主題課程

發布日期
114-06-13
資料來源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更新日期
114-06-13

  為落實食農教育政策,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於本(114)年6月13日(星期五)假臺東市卑南國民小學辦理食農教育課程,以「小白菜」為主題,邀請第三屆百大青農廖家助擔任講師,同時也是學校園藝社團的指導老師,具備豐富的實務與教學經驗,課程共有23位學生和教師參與,透過基礎農業知識與實際種植,深化學生對農業、環境與飲食間的認識。
  講師首先從「民以食為天」的基本問題出發,引導學生了解人類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熱量及營養以維持生理機能,建立理解農業生產重要性與珍惜食物的態度。隨後介紹日常餐桌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並以小白菜為例,講解其生長條件、病蟲害防治與栽培管理,協助學生掌握從農田到餐桌的流程。
  另外講師特別教導學生學習辨識驗證標章,包括有機農產品及產銷履歷農產品等。有機農產品需符合不使用基因改造種子、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等原則,並經第三方驗證;而產銷履歷農產品則遵照臺灣良好農業作業規範生產,同樣需經第三方驗證把關。實作課程中,講師帶領學生親手播下小白菜種子,強調其屬於淺根植物,播種不宜太深,並指導有機肥料的使用方式,學習讓作物健康生長的技巧。參與的學生表示,原來農夫的工作如此複雜且多樣化,不只是種植,還要照顧植物的健康、營養,細心地照料後才能變成我們吃的食物,以後會更珍惜餐桌上每一道料理。
  本次課程結合食農教育三面六項中的「農業生產與環境」面向,融入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及農業與環境等內容,也涵蓋「飲食生活與文化」的面向,藉此探討飲食習慣與飲食文化。透過農業與自然互動,以及對健康與飲食的探索,提升學生對食農知識的理解與實踐。
講師教學情形
講師教學情形

講師帶領學生認識包裝上的產銷履歷標章
講師帶領學生認識包裝上的產銷履歷標章

講師與學生課堂中互動交流
講師與學生課堂中互動交流

講師使用互動軟體進行分組問答活動,加深對小白菜的認識
講師使用互動軟體進行分組問答活動,加深對小白菜的認識

學生進行播種體驗,以其他成熟植物保護小白菜的生長。
學生進行播種體驗,以其他成熟植物保護小白菜的生長。

卑南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
卑南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