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清除全部 全部收合 資料來源-單位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中央部會 全部 農業部 行政院 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 文化部 環境部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 縣市政府 全部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 基隆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農業部所屬機關 全部 農糧署 漁業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農田水利署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畜產試驗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藥物試驗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農業類別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農 林 漁 畜 休閒 六大方針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縣市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北部 全部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部 全部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南部 全部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部及外島 全部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排序 更新時間 發布時間 5 MAY 「水保同樂會攜手GO山林」熱鬧登場 黃敏惠市長邀請市民朋友同樂愛護山林 每年5月為水土保持月,嘉義地區唯一的水土保持戶外教室位於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內,為強化民眾對於水土保持及防災的正確觀念,今(18)日在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舉辦「水保同樂會 攜手GO山林」活動,黃敏惠市長特別出席並與貴賓一同參觀農業推廣成果,肯定嘉義研發人才用心,孕育出多個優良的農作物品種。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在百年前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等因素,而成立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也為台灣農業試驗發展奠定好的基礎與研究人才的培育。農試所吳永培博士長期致力於稻米的研發、品種改良,甚至成為農民對最友善最好的朋友,臺農82號米「幸福嘉義米」就正是因應極端氣候所育種出來,具有有良好的抗病蟲害及強桿耐倒伏特性,健康又美味,米的品質更是不輸日本的越光米,也代表嘉義市一同參加東京食品展。感謝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方怡丹分所長與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林學詩所長帶領,結合產、官、學、研等單位大家一同參與也攜手合作,為農業發展付出努力,今日也攜手童軍、學校以及家長,讓孩子們更瞭解水土保持,大家一起讓永續教育更精彩。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方怡丹分所長表示,本次活動共分為9大區,包括農業科技成果、水保酷學校、農村及水土保持、童軍體驗、食農教育、林業及林下經濟、有機農產品及公共事務宣導區等,共計有100個攤位,活動場地更首度與嘉義樹木園跨域合作,結合林業保育及童軍誓師、教育人才培育、永續概念傳遞等內容豐富兼具動手作之樂趣,現場也有闖關活動及手工DIY體驗等,內容益智有趣,一起學習深耕水土保持一起愛護山林。 發布日期: 114-05-16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市政府 「幸福嘉義米」獲選金馬61聯名禮盒 黃敏惠市長力推獨「嘉」風味伴手禮 嘉義市透過區域交流,積極推升農業升級轉型。知名企業「三光米公司」以「幸福嘉義米」所設計推出的「嘉嚐‧改天吃飯」聯名禮盒,獲選為金馬61伴手禮。市長黃敏惠今(16)日親率嘉義市「嘉市好店」業者們和代表團,前往南投縣參加「三地共享 閃耀金馬-金馬61聯名商品揭露記者會」,進行交流觀摩,強調推動幸福嘉義米,不僅確保糧食安全、促進永續城鄉發展,更結合綠色經濟,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呼應嘉義市「新永續.出發」的願景。黃敏惠市長表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金馬獎是國際重視的文化盛事,電影透過影音和劇情,傳遞動人故事,而以雞肉飯聞名的嘉義市,則是用「幸福嘉義米」,傳遞出嘉義人樸實打拼、認真生活精神和嘉義幸福滋味。黃敏惠市長用心介紹幸福嘉義米,感念已故吳永培博士耗時11年培育,並特別介紹專程到場的吳博士遺孀黃玉珍女士和家人,獲得全場熱烈掌聲。市長黃敏惠說,嘉義市農業發展與鄰近縣市合作密切,著重「食在地、吃當季」,現有稻作面積760公頃,佔農地面積40%以上,基於糧食安全考量,選擇具少肥少藥、耐病蟲害和耐旱等特性的臺農82號米,打造「幸福嘉義米」品牌。這次與南投、雲林一起攜手,行銷聯名禮盒,期盼藉由金馬獎這個國際櫥窗,讓國際看到台灣,也看到位於北緯23.5度北回歸線上的嘉義市,235諧音就是愛上我,進而愛上嘉義市最棒、最具特色的眾多農特產美物。「三地共享 閃耀金馬-金馬61聯名商品揭露記者會」在南投縣樹德半山夢工廠舉辦。嘉義市長黃敏惠、南投縣長許淑華、雲林縣長張麗善等3位女性縣市首長全都親自出席,一起攜手行銷第61屆金馬獎聯名伴手禮。包括嘉義市「嘉市好店」三光米公司「嘉嚐‧改天吃飯」聯名禮盒,還有雲林縣「雲林良品」虎霸王花生「粒粒深情.正在花生」聯名禮盒、南投縣「品味南投」微熱山丘「山丘巴娜娜」聯名禮盒。獲選金馬61聯名禮盒「嘉嚐‧改天吃飯」是知名企業「三光米公司」用與在地農民契作栽培的臺農82號米為主體所推出。禮盒以米信封為設計理念,由參與嘉義市走讀活動的明道中學商管群、設計群學生共同設計,融合田園、畫都、木都、美食、稻香等嘉義市城市意象,極具視覺美感。建設處長田長沛表示,嘉義市政府積極推動食農教育,今年起已經將「幸福嘉義米」納入全市28所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每週採用一次,讓學童享用當地生產的臺農82號米,推廣「地產地消」、「食在地吃當季」,培養下一代對在地農業的認同與支持,邁向「臺灣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減少碳足跡,縮短消費者與食物間的實體與心理距離,促進食物與農業系統的永續運作。 發布日期: 114-05-16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社區營養服務再獲中央肯定 勇奪創新服務獎及社區營養師服務優良獎 嘉義市社區營養服務再創佳績,「銀養好食光」專案榮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縣市社區營養創新服務獎,侯信吉營養師榮獲社區營養師服務優良獎。今(25)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全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成果觀摩會暨頒獎典禮」接受頒獎表揚。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表示,嘉義市自107年成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由營養師深入社區致力長者的營養教育推廣,用心設計多項全國獨創的創意教案及教具,幫助長者易學易做,並拓展分享給照顧長者飲食的專業人員、餐飲業者、社區據點等,讓營養推廣的量能深耕各個角落,達到共融共好,社區營養師的優良表現‚自成立以來年年獲得國健署讚賞!一般坊間提供的便當菜色少有為長者牙口狀態客製化,常有長者反映質地太硬咬不動情形,為了解決社區據點長者的用餐問題,嘉義市社區營養師特別設計「銀養好食光」專案,媒合多個社區據點與營養師輔導過的便當業者,輔導業者烹飪符合長者牙口、且營養均衡的便當,社區營養師負責監控每一餐的質地與飲食均衡,確保長者們獲得足夠的營養。統整轄區據點的訂餐數量,使其符合業者經濟效益,可為長者客製軟質地飲食;連結送餐平台解決用餐時段人力短缺的送餐問題。此專案成功幫助社區長者吃得到餐飲業者客製烹調的便當,深獲社區長者喜愛,因此「銀養好食光」的專案服務版圖不斷地擴大中,足見這是一個讓社區據點及餐飲業共好共榮的優良專案,榮獲國健署「社區營養創新服務獎」的肯定。嘉義市侯信吉營養師,憑藉著資訊與營養雙學位的背景,巧妙地將資訊科技融入營養推廣教育,以創意動畫吸引民眾,幫助市民獲取正確的飲食知識‚此外結合教育部體育署運動指導員的專業,運用科學增肌原理,設計符合長者需求的運動營養增肌教案,透過阻力運動和相應的增肌飲食計畫,有效防止長者老化。侯營養師在多個銀髮健身俱樂部及社區據點執行運動增肌營養教案,深受長者好評‚也負責輔導嘉義市長者共餐據點,協助社區資源整合,改善供餐環境,協助廚工與社區長輩了解營養均衡的重要性,經由侯營養師的輔導後,共餐據點在營養均衡及衛生安全均有顯著進步。此次榮獲社區營養師服務優良獎,肯定他在社區的耕耘和努力。衛生局表示,不健康飲食所造成的營養不均衡,對國人健康影響甚大,立法院在去(112)年12月15日三讀通過「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透過專法之訂定保障健康飲食的選擇機會、確保飲食與營養資訊的透明化、有系統地推動飲食與營養教育、營造正向健康的飲食文化。未來衛生局會持續推展營養及健康飲食各項工作,共同建構健康飲食支持環境,提升人民營養及健康飲食知能,促進國人營養健康。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目前有四位社區營養師,市民若有相關營養問題可電洽衛生局國民健康科,總機2338066轉侯信吉營養師(分機528)、陳冠臻營養師(分機534)、王嘉伶營養師(分機533)、李怡珊營養師(分機528) 發布日期: 114-05-16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社區營養師提供免費營養諮詢服務 恁的營養阮來顧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今(113)年1月3日上路,嘉義市社區營養師增為4人,擔負起社區民眾「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的重要任務。6月份起每週二、週三上午分別於西、東區衛生所提供營養諮詢服務,提供個人飲食建議,歡迎民眾多加運用。依據衛生福利部112年統計資料,國人十大死因中有7項屬於慢性疾病,依序為癌症、心血管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以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這些疾病都可藉由健康飲食來預防或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今(113)年1月3日「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上路,嘉義市社區營養師的服務人力由原有的3人增為4人,擔負起社區民眾「營養及健康飲食教育」的重要任務。嘉義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自107年成立以來,首要提供長者的營養照護,從團體營養教育、營養風險篩檢到餐飲輔導等。營養師用心設計多項全國獨創的教案教具,深入社區致力長者的營養教育推廣,幫助長者學習並應用於生活中;創意教案能拓展分享給更多專業人員,營養推廣的服務量能深耕至各社區角落,年年榮獲國健署的獎勵及讚賞。營養師考量長輩牙口不好、咬不動食物,特別輔導共餐據點及餐飲業者,推廣調整質地飲食,讓長者能夠「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今年以「銀養好食光」專案榮獲社區營養創新服務獎。社區營養師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即提供民眾營養諮詢服務,協助民眾建立正確健康的飲食觀念,落實健康的生活型態,遠離慢性疾病。衛生局自今(113)年6月起,安排社區營養師至衛生所駐點服務,每週二上午8:30於西區衛生所、每週三上午8:30於東區衛生所,提供免費的營養諮詢服務,民眾若有營養問題,可與營養師面對面交流,獲取個人化的飲食建議。衛生局表示,市民若有營養諮詢需求,除了依服務時間直接前往衛生所,向營養師面對面諮詢外。平日上班時間亦可電洽衛生局國民健康科,總機2338066轉侯信吉營養師(分機528)、陳冠臻營養師(分機534)、王嘉伶營養師(分機533)、李怡姍營養師(分機528)。營養諮詢服務時間及地點:嘉義市東區衛生所:每週三早上8:30至11:30嘉義市西區衛生所:每週二早上8:30至11:30 發布日期: 114-05-16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社區營養師推薦美味端午粽 好咀嚼易消化 端午佳節到來,嘉義市衛生局的社區營養師貼心為長者設計兩款美味粽子,容易咀嚼好消化,希望長者在端午節與家人共同享受吃粽樂趣。嘉義市社區營養師參考實證基礎與國人飲食習慣,運用食材挑選、切割、烹煮技巧等,設計「芋頭肉粽」與「魩仔魚肉粽」等兩款適合長輩咀嚼的軟質地粽子。營養師將五花肉絞肉、鹹蛋黃、乾香菇、薑蒜、芋頭及紅蘿蔔等內餡食材切成絲、末及小丁狀,分別將內餡及米飯蒸熟後一起拌勻並包入粽葉內,再蒸10-15分鐘,讓粽子口感軟爛容易咀嚼,非常適合長者食用。陳冠臻營養師提醒,如以粽子為主食,一個剛剛好,粽子內餡已有豬肉、蛋黃等蛋白質類食物,建議每餐再搭配半碗至一碗的蔬菜,以及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即符合六大類食物多樣化的搭配,提供不同的營養素。經過質地調整後的粽子,推薦社區長者動手試作品嚐,如有粽子食譜相關問題,歡迎電洽嘉義市衛生局國民健康科(電話2338066分機534陳冠臻營養師、分機528侯信吉營養師、分機528李怡姍營養師、分機533王嘉伶營養師)。一、芋頭肉粽(一)材料:五花肉絞肉300公克、芋頭小丁200公克、蒜頭數顆、蝦米15公克、小朵乾香菇10-15朵、毛豆仁90公克、紅蘿蔔小丁60公克、紅蔥醬15公克、鹹蛋黃3顆、白米2杯、長糯米0.5杯。(二)步驟做法:1.絞肉先炒香再加入蝦米、香菇一起炒香後,再加入蒜頭及調味料。2.芋頭小丁炸上色再加入步驟1的食材備用。3.毛豆仁、紅蘿蔔丁燙熟備用。4.將煮熟的飯加入上述內餡、毛豆仁及紅蘿蔔小丁下去一起拌勻後,將餡料、半顆蛋黃包進粽葉內,再蒸煮10-15分即可完成。二、魩仔魚肉粽(一)材料:魩仔魚(熟)100克、香菇5朵切絲、鴻喜菇200克、紅蘿蔔切絲80公克、薑末20克、蒜頭末20克、四季豆3-5條、白米1.5杯、十穀米150公克。(二)步驟做法:1.十穀米先浸泡水2小時候再與白米混合蒸30分備用。2.魩仔魚沖洗後將多餘水分擠出,將魩仔魚下鍋炒乾炒香後再加入紅蘿蔔絲、香菇絲、鴻喜菇、一起拌炒最後加入高湯調味。3.將十穀米與步驟2拌勻後將餡料及四季豆切片包進粽葉內,再蒸煮10-15分即可完成。 發布日期: 114-05-16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嘉義市政府 「銀養好食光」30家餐飲業線上服務訂餐 再添嘉義市友善長者「軟食力」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今(5)日上午於耐斯王子飯店阿里山宴會廳舉辦「銀養好食光」推廣記者會,邀集衛生局社區營養師輔導之30家供應軟質地飲食的餐飲業者舉行銀髮樂活園遊會,提供多樣化的軟質餐點供體驗試吃。副市長林瑞彥代表黃敏惠市長到場,與多位議員、里長、社區發展協會及關懷據點理事長及據點負責人逾150人共同品嘗,讚不絕口。大力推薦衛生局同步發表的「銀養好食光」訂餐系統。衛生局表示,業者製備的軟質地飲食除供應社區及長照據點外,歡迎民眾上網訂購或就近取餐,讓更多社區長者能一同享用美味健康、均衡營養的軟質餐點,為樂齡勇壯生活加分。林瑞彥副市長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65歲以上長者缺牙盛行率為98.6%,平均缺牙顆數為13.39顆。缺牙會限制吃東西的種類,高齡社會屢見長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進食減少,尤其肉類、蔬菜、水果等這類需咀嚼的食物吃得不夠,營養攝取不均衡,從而增加肌少症、衰弱等風險。林瑞彥副市長進一步指出,國家衛生研究院曾對1,888名長者追蹤調查10年,結果發現長輩每周下廚煮菜5次以上者,死亡風險降低約一半。但隨著年齡增長及體力下降,煮飯變得困難,不是人人都能自己煮。近年市府大力推動社區共餐服務,讓長輩聚在一起吃飯,滿足長者營養需求,還可增加人際互動機會。市府衛生局長廖育瑋表示,社區營養師平日在社區教學時,發現牙口不好的長者面對美食卻咬不動、吃不下的困難,影響健康。營養師為改善此問題,積極推動「銀養好食光」專案,輔導嘉義市30家餐飲業者,透過「食材挑選」、「烹調技巧」及「簡易檢測」等方式,設計製作適合長輩「軟硬度」的多樣化餐點,供應給共餐據點。而且為了增加業者供餐的動力與意願,營養師統合社區據點的訂餐數量形成一定規模,促使業者客製化軟質餐,並連結外送平台解決用餐時段人力短缺的送餐問題,使每份送到長者手上的餐盒都是客製化、咬得動、營養均衡有溫度的軟質飲食。「銀養好食光」專案讓社區據點、長者及餐飲業共好共榮,今年4月榮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頒贈「社區營養創新服務獎」肯定。嘉義市社區營養師侯信吉指出,許多美食小吃、長輩回味的家鄉菜,只要多一點巧思、改變材料、軟化質地,就可讓長輩更容易咀嚼吞嚥並保留食物營養,享受美食又吃得健康。嘉義市幸福樹日照中心簡律欣主任表示,長輩一直有反應坊間便當太油太硬,但又無法跟店家溝通,一直很困擾,因此在聽到市府推動「銀養好食光」專案後,第一時間立即加入,而且還有營養師調配菜單,「食」在安心。在社區據點共餐的黃阿姨說,營養師輔導的便當,肉類及青菜軟硬適中、咬得動,菜色多樣而且營養均衡,吃了一年多都很滿意;蕭枝祥阿公也上台分享感謝營養師輔導業者製作適合老人家吃的食物。一同參與專案的日森便當蔡承諺先生表示很開心能回饋長輩,他分享為長輩製作餐點的過程,覺得受惠良多;銀色大門送餐平台執行長孫士姍則表示,銀色大門在許多縣市都有提供老人送餐服務,嘉義市是第一個在乎長輩餐點質地的城市,現場輔導業者為長輩烹調適口的食物,兼顧美味與營養,讚佩市府對長輩的貼心與用心照顧。市府衛生局表示,為讓嘉義市更多長者也能吃到營養軟質飲食,民眾可於嘉義市衛生局官網網頁的「嘉義市健康飲食運動地圖」資訊系統進入「銀養好食光」訂餐專區,只要前一天中午前透過訂餐系統預訂餐盒,就可就近取餐,歡迎市民朋友多多善用這項服務。衛生局也將持續輔導更多業者加入,擴大「銀養好食光」服務版圖。民眾有相關問題,歡迎撥打2338066轉分機528洽詢侯營養師。衛生局健康飲食運動地圖網址:https://reurl.cc/NlEDEp。銀養好食光訂餐系統網址:https://reurl.cc/lyMl2l。 發布日期: 114-05-16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市政府 食育力大解析,共創嘉義市食農教育新里程碑 為進一步提升食農教育的推動成效,嘉義市政府今(26)日特別邀請食力傳媒副總編輯林玉婷,為市府員工分享「食育力城市調查」及指標評比制度。林副總編輯以專業數據分析,深入剖析嘉義市食育現況,並針對未來發展提出具體建議。此次講座不僅幫助各局處同仁更加明確食農教育的推動方向,也對資源整合與深化食農教育有更深入的理解,為嘉義市未來在食農教育上的發展奠定穩固而有力的基礎。 過去幾年,嘉義市政府在推動食農教育上展現強大的決心,致力從學童階段開始扎根,將「幸福嘉義米」納入全市28所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計劃。每週至少一次,學童們可以享用在地生產的台農82號米-「幸福嘉義米」,這不僅是膳食安排,更是教育孩子認識在地農產品的重要契機。透過這樣的實踐,嘉義市不僅推動了「地產地消」的理念,還成功培養新一代對在地農業的認同與支持。更令人矚目的是,嘉義市政府在113學年度率先全國,首創設立了「午餐食育組長」職務,每所學校設立專人負責管理學校午餐、廚房運作及飲食教育,並進一步整合校園的食農教學,深化學生對食材來源與農業價值的認識,將食農教育從課桌延伸至餐桌,為孩子們構築更全面的食育觀念。 嘉義市同樣在長者照顧上展現了細緻與用心。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花甲食堂的供餐服務中,全面採用國產食材,並根據高齡健康飲食原則,精心設計符合長者營養需求的餐點,將優質的國產食材帶入長者的日常飲食中,提升長者健康之餘,也減少食材長途運輸帶來的碳足跡,充分體現了嘉義市在永續發展與社會關懷上的努力。此外,市政府舉辦以在地農產品-「幸福嘉義米」及好瓜造小黃瓜為主食材的食農體驗活動,透過手作及互動教學,讓市民了解產銷履歷與地產地消的概念。這些活動不僅深化了市民對在地農業的認同,更使嘉義市的永續農業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來嘉呷飯─嘉義火雞肉飯特展》目前正在嘉義市立博物館展出,展期將持續至明(114)年3月2日。本次展覽將嘉義的經典美食—火雞肉飯,昇華為一個文化象徵,細膩呈現了外來食材如何逐步融入台灣日常飲食的歷史進程。透過本特展,嘉義市再次推動了飲食文化與教育的深度結合,展現出多層次的飲食文化推廣成果,不僅強化了嘉義市「美食之都」的形象,也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這座小城豐富的飲食文化與資產。 食育力城市大調查已進入第四屆,嘉義市在110年和111年均榮獲五星城市,展現了在食育推動上的卓越成績。根據今(113)年的調查結果,嘉義市在「食安與衛生」的分項排名中進入前五名,特別是在食品衛生查驗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尤其是113學年度學校午餐的生鮮蔬果農藥殘留抽驗達到零檢出,充分顯示了市府在食品安全上的不懈努力與成就。 在此次分享中,林玉婷副總編輯詳細介紹了食育力評比制度,涵蓋政策規劃、教育資源投入、食育課程設計及社會參與度等多個維度,讓各城市能有效掌握其食育發展進度,並透過橫向比較,找出自身的優勢及待加強的部分。副總編輯也針對嘉義市的食育現況進行深入剖析,為市府未來政策規劃及食農教育策略提供了具體指引,進一步助力嘉義市在食育力持續提升。 發布日期: 113-10-25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市政府 食農教育成果再+1,從飲食出發共築永續幸福 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今(17)日召集食農教育推動會成員,共同回顧並審視今年度市府在食農教育的豐碩成果,包括率先全國在中小學增設「午餐食育組長」、推動「幸福嘉義米」全面進入學校午餐並推出「嘉嚐,改天吃飯」聯名禮盒、「惜食娃娃屋」、「來嘉呷飯-嘉義火雞肉飯特展」、不彎腰菜園等,並針對學生、居民、業者、銀髮族辦理營養、農事體驗等活動及課程,以不同面向將食農教育理念帶入校園、社區、企業等,深入更多市民的生活。「民以食為天,農以食為本」,食物是每一餐的基石,農業生產則是支撐飲食文化的根本。隨著食農教育的興起,教育的起點已不僅僅在課堂,而是深入田間、深入生活。嘉義市位於雲嘉南區域的中心,屬於都會型農業區,農耕土地面積約1,600公頃,逾四成土地種植水稻,考量到糧食安全及可持續發展,選擇具少肥少藥、耐病蟲害和耐倒伏等特性的台農82號,於110年打造「幸福嘉義米」品牌,符合現代農業的環保需求,並自112年下半年起進入學校營養午餐,每週一次讓學生享用在地米糧,更率先全國於國中小設立「午餐食育組長」,專責學童飲食管理及食農教育。今(113)年亦推出「嘉嚐,改天吃飯」幸福嘉義米禮盒,並獲選為金馬61伴手禮。具有本質優良的農業之外,在嘉義市這座小的剛剛好的城市,由多元族群組成,並蘊含著320年的深遠飲食文化。目前在嘉義市博物館展出的《來嘉呷飯—嘉義火雞肉飯特展》,透過AI科技及系列講座、活動,展示外來的火雞肉融入嘉義日常飲食的文化脈絡,並透過舉辦客家桐花季、原住民豐年祭祈福儀式及移民節活動,展現客家、原住民、新住民等不同族群的飲食文化特色。此外,市府推動新永續政策亦不遺餘力,除呼籲市民以「食在地、吃當季」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市內花甲食堂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供餐亦全面採用國產農畜產品,其中更包含「不彎腰菜園」所收成的蔬果,不僅讓長者能輕鬆參與農事體驗,食材零碳運輸亦為地方永續盡一份心力。為進一步推廣惜食精神,市府與逾50家廠商合作,於社區設立「愛+1惜食服務站」捐贈當季盛產的醜蔬果及物資;並特別設計了吸睛的「惜食娃娃屋」,透過遊戲互動方式,向市民宣導惜食及減塑理念,並引導其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推動食農教育是市府對環境永續發展的承諾,不僅是對土地的敬畏,更是對食物、對生命的尊重,期望未來與社區、企業共同努力,拉近全齡市民與農業、食物、環境、健康與文化的連結,真正在生活中實踐低碳、永續的飲食習慣,朝向更友善健康的幸福城市邁進。 發布日期: 113-12-20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文化局圖書館展出「慢讀好食刻」主題書展 培養食農教育素養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推廣食農教育,即日起至3/31於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圖書館2樓展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慢讀好食刻」主題書展,特選食農教育、食品加工、SDGs、農產品相關特色書籍,帶領民眾一同讀好書認識台灣食農教育及文化。文化局表示,「慢讀好食刻」為國立公共圖書館巡迴展,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中糧食和農業永續環境議題,搭配在地農業特色,將資源整合共享到多個縣市,逐步扎根食農教育,呼應黃敏惠市長施政理念,以「新永續出發」從讀好書認識食農教育的環境議題也是重要一環,藉由將書展扣合新永續概念,透過書籍傳遞知識,打造永續低碳的健康家園!此次的「慢讀好食刻」公共圖書館主題書展,整合「飲食」與「農業」兩大元養推出「食農素養」,同時也規劃「台灣節氣食堂展」,以插畫擬真及繽紛色彩呈現台灣在地農產品,依照四季時序呈現當令當季各地蔬果、農漁特產,探討農村文化及農產品小知識,歡迎民眾到文化局圖書館認識食農教育,找一本喜歡的書,讓我們對食物的日常生活有更深刻的體驗。 發布日期: 114-05-16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雙語食農成果展 為向下扎根學童的食育力,嘉義市政府自111年10月起與嘉義大學合作推動雙語食農教學活動,針對不同年級學童設計難易度不同的雙語食農教育課程,以嘉大發行的食農教學繪本為主軸搭配簡單的英文單字,探討食物的生長歷程,再加上生動有趣的英文歌曲唱跳,讓學童了解英語可以融入日常生活,讓學童簡單學習英語、食農及食安知識,促進學童多元化學習。 嘉大行銷觀光系蕭至惠教授利用《嘉寶田野大發現-蔬果篇》的內容與知識,製作三種因應小學低、中、高年級的教學投影片,搭配簡易的教學道具,偕同嘉大行銷所、行銷觀光系及企管系學生組成的食農教育推廣團隊,展開巡迴嘉義市20所國小的雙語食農教育推動計畫。歷經四年時間,114年4月9日在崇文國小游藝館舉辦雙語食農教育計畫的最終場次,同時於教學活動結束後舉辦計畫成果展,邀請崇文國小中年級師生及出席貴賓一起觀賞計畫四年來的精彩影片片段,影片中不時出現學童們進行有獎問答時的稚氣童語與可愛的肢體動作,現場笑聲不斷! 大家都十分肯定雙語食農教育計畫四年來對嘉義市學童產生淺移默化的正向影響力。由於嘉大去(113)年剛出版《嘉寶田野大發現-旱稻篇》雙語兒童繪本,校長們都十分期待今年九月起即將推動的《嘉寶田野大發現-旱稻篇》雙語食農教育的計畫內容與繪本知識,期約未來四年相見歡,活動在歡笑聲中圓滿結束。 發布日期: 114-04-29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嘉義市政府 花海與幸福交織 2024嘉義花海生活節展現自然與永續的魅力 2024嘉義花海生活節於今(14)日正式開幕,由嘉頌Combo樂團以「熱鬧滾滾的嘉義市街」一曲為活動揭開序幕,為花海增添浪漫也為將到來的嘉義市國際管樂節暖身。嘉義市長黃敏惠與總統府資政張博雅、立法委員林倩綺、王美惠及多位市議員共同出席開幕典禮,與眾多賞花的民眾徜徉花海、管樂樂聲中。黃敏惠市長邀請民眾把握12月14、15日一連兩日的花海生活節,走進嘉義市玉山路底的繽紛花海、逛逛有永續概念的環保市集,渡過最Chill的時光。市長黃敏惠表示,2024嘉義花海生活節不僅是一場展現自然與永續的盛會,更希望透過友善農業,打造出高品質的農產環境,傳遞友善環境與永續農業的價值。這次市集,亦特別著重永續、環保理念,無論是社區或民間攤位,所使用的材質都以環保為優先,包括可重複使用的容器等,實踐對永續經營的承諾。黃敏惠市長補充,今年花海節的設計中加入了許多創意裝置,更新增了「星空電影院」活動,從傍晚到夜間為大家帶來浪漫的體驗。這次的花海節是日夜皆有驚喜的盛事,市民與遊客可以白天欣賞花海之美,晚上沉浸於電影與繁星的擁抱中。黃敏惠市長邀請大家把握機會,在元旦之前來欣賞盛開的美景,體驗這場獨特的花海之旅!田長沛處長表示,今年花海面積由18公頃擴大為27公頃,不僅規模更加壯觀,展現出更為豐富的景觀層次與視覺享受,也提供了更多適合遊客拍攝與漫步的空間,讓親朋好友能相約在創意拍攝裝置前留下珍貴回憶,記錄與家人歡笑的每一刻。此外,花海生活節也結合食農教室與焢窯活動,讓民眾體驗從農田到餐桌的樂趣,並在過程中與親朋共享合作與美食的幸福感。市府建設處也提醒,由於花海生活節活動會場鄰近停車空間有限,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大眾交通工具或免費接駁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多活動資訊,敬請參考嘉義市政府建設處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ycgeab 發布日期: 113-12-24 更新日期: 114-05-16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市政府 桃園新屋陳俊佑青農攜手酒廠,去化甘藷蟻象蟲害格外品|特色地瓜酒誕生 青農報報桃園新屋陳俊佑青農攜手酒廠,去化甘藷蟻象蟲害格外品|特色地瓜酒誕生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310期 2025/5/15 發行農業推廣科 洪巍晉 分機431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賴師儀 分機438桃園市新屋區青農陳俊佑,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學系後毅然投身農業。106年在桃園第1屆百大青農羅元廷的指導下,他於佳雨有機農場學習甘藷及短期葉菜類作物栽培技術,並逐步朝著開設自家農場的目標邁進。隨後,他在桃園區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角逐並獲選為農務士,持續深化田間管理與農場經營,並獲得農場主們的高度肯定。陳俊佑在農務士代耕期間一邊精進自身栽培技術,一邊鎖定未來開設農場的主力作物,他發現甘藷具全程機械化種植潛力,並透過種植多元品種甘藷,如桃園3號甘藷、栗子甘藷及菱角甘藷等,可與中南部大宗的台農57號甘藷形成市場區隔。此外,桃園地區鄰近大臺北市場,加上有機種植更易取得價格優勢。107年陳俊佑與女友在桃園市新屋區共同創立「貝兒莫里農場」,專注於有機甘藷種植,在本場的輔導下陳俊佑持續投入甘藷種植農機,邁向甘藷機械化生產,大幅提升種植效率,農場在3年內成功將甘藷售價提升至每斤百元的高價。然而,110年桃園大旱,導致甘藷蟻象蟲害嚴重,收成僅剩兩成,迫使他尋求加工轉型。歷經2年的努力,他終於酒品展中結識桃園酒廠「恆器製酒」負責人羅己能,雙方對蟲害甘藷的再利用產生高度興趣,陳俊佑當年取得農業部創新加值經營計畫時展開合作研發,最終成功將蟲害甘藷製成「50度地瓜酒」及「地瓜葡萄酒」,該產品帶有荔枝與花香,在國內烈酒市場中嶄露頭角,深受消費者青睞,進一步拓展蟲害甘藷加工應用的可能性。同年,俊佑也成功實現農場甘藷低耗損經營。114年在本場專家多次輔導中,陳俊佑成功取得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青年回鄉獎勵計畫,致力於建立桃園市甘藷產業化體系。未來,他將逐步與桃園市稻農合作,推動稻田與甘藷輪作制度,擴大桃園市甘藷種植面積,並積極與本場合作,開設課程培訓回鄉青農掌握機械化甘藷種植技術。未來3年他將以成立桃園甘藷生產合作社為目標,建立甘藷與格外品收購體系,並持續與各地加工廠合作,開發具商業潛力的地瓜加工品,推動桃園市甘藷產業邁向規模化與永續發展,落實產業共好的願景。在本場多位專家的通力合作下,陳俊佑在甘藷產業發展上取得顯著成績,未來也期待他持續創新突破,為桃園甘藷產業開創更多可能性。禁止酒駕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圖1.本場推廣科姜金龍科長(右1)、陳俊佑青農(左1)與清辰農場傅嘉全場長(左2)共同討論水稻與甘藷輪作可行性。圖2.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中)與陳俊佑青農(右)手拿地瓜酒合影。《陳俊佑攝》圖3.陳俊佑青農在農場中採收有機栗子甘藷。《陳俊佑攝》 發布日期: 114-05-15 更新日期: 114-05-15 臺北市、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母親節花禮-康乃馨的魅力及照顧方式 母親節花禮-康乃馨的魅力及照顧方式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310期 2025/5/15 發行樹林分場 許雅婷02-26801841分機120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說到代表性的花卉一定會想到康乃馨,康乃馨象徵對母親的感謝和溫柔,也是經典的花禮。無論是精緻的花束或是繽紛的盆栽,總能帶來溫暖的心意,為家中增添溫馨氛圍。康乃馨的介紹●學名:Dianthus caryophyllus●英名:Carnation●石竹科,石竹屬●園藝分類:多年生草本●原產地:南歐地中海沿岸●常見用途:切花、盆栽、庭園花卉盆花康乃馨的照顧方式如果家中有陽台,不妨選擇盆栽康乃馨,在全年之中能重複開花,也適合居家佈置。●光照及濕度:喜歡陽光充足、乾燥的環境。建議放在光線明亮的陽台或窗邊,缺乏陽光會導致花蕾無法開放。高溫潮溼及長時間降雨環境較易感染病害。●澆水:當盆土乾燥時要澈底澆水,保持盆土不積水為原則,避免根部腐爛。●溫度: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約為15~25℃,夏季注意通風,避免悶熱導致植株衰弱。●修剪與施肥:花後可適當修剪,促進分枝與再次開花。春秋生長旺盛季節,每月施用2-3次液體肥料,可幫助開出更多花朵。切花康乃馨的保養技巧購買花束插瓶欣賞,以簡單的保養就能讓花期延長。購買後,將花莖以45度角斜剪1~2公分,有助於吸水。每1-3天換1次水,避免細菌滋生阻塞花莖,影響花朵壽命。康乃馨對乙烯敏感,乙烯會加速花朵老化,請將康乃馨花束遠離線香、蚊香、水果(蘋果、香蕉、木瓜)等以及強日照之處。結語用美麗的康乃馨表達你對媽媽真摯的情感,無論是1句溫暖的話語或是1份花禮,都能讓母親感受到滿滿的心意。這個母親節,就讓康乃馨成為你說「謝謝妳」最溫柔的方式吧!圖1.桌上型康乃馨盆花小巧可愛。圖2.康乃馨盆花庭園布置亮麗吸睛。圖3.康乃馨切花顏色豐富。 發布日期: 114-05-15 更新日期: 114-05-15 臺北市、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轄區青農聯誼會幹部聯繫輔導座談暨青農訓練課程 轄區青農聯誼會幹部聯繫輔導座談暨青農訓練課程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310期 2025/5/15 發行農業推廣科 洪巍晉 分機 431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徐振家、邱珮詒 分機 433、403本場於114年4月9日舉辦「轄區青農聯誼會幹部聯繫輔導座談暨青農訓練課程」,邀請農業部輔導司農業推廣科、農糧署北區分署、農田水利署、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北分署、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全國農業金庫桃園分行、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等單位窗口皆派員代表,並有來自新北市、桃園市以及新竹縣政府之代表,由各縣市級農會督導引領轄區青農參與盛會,透過此次機會彼此認識、搭建合作橋樑,為未來政策推動與資源落地奠定堅實基礎。座談由王毓華場長主持,表示開設座談的核心目標,建立一條正確、即時且可信賴的溝通管道。隨後,由本場相關業務同仁一一解說現有提供量能的項目,並且為了協助回應青農需求與即時資訊傳遞,本場設立LINE群組邀請在場各聯誼會幹部與窗口們加入。最後透過各縣市聯誼會幹部代表,逐一的自我介紹下,不僅增進彼此間的初步認識,休息時間的場合也是絡繹不絕的交流談話聲。從茶葉出發,開啟青農創新之路桃園市青農聯誼會會長廖俊融分享自身從事茶葉產業,除了投入茶葉的栽培與製作,也推動商用茶代耕服務,目前以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為主要服務區域。近期與新竹地區的青農夥伴共同成立公司,推廣「東方美人茶」,期待透過與茶葉改良場一同合作擴大影響力並歡迎有茶葉相關問題的夥伴洽詢交流。從興趣出發,走出屬於自己的農業人生接續由臺北市青農聯誼會會長林佳敏分享,坦言自己並非農家出身,當初只是覺得「有趣」而踏上從農之路,沒想到一走就是六年,如今自己從事養雞與雞蛋販售,積極投入食農教育推廣。她笑說:「有時回頭看,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台北市農會督導潘建華也幽默補充:「臺北不是只有在種房子,我們青農證明,臺北也有農業,而且對這片土地是有感情的。」一甲柑橘,一份對土地的深耕與熱情新竹縣擁有丘陵地形與適宜氣候,極為適合柑橘生長,品種多樣、品質優良,素有「柑橘故鄉」的美譽。新竹縣青農聯誼會會長陳信仁分享除了從事水稻栽培與農機代耕服務外,也投入約一甲地的柑橘種植,長年深耕新竹縣農業。青農訓練課程則由兩位專業講師接力登場,從數位行銷與教育制度兩大面向,帶來實用且具前瞻性的知識分享。臺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理事長房福慶以「AI工具應用」為題,教導青農善用AI強化行銷效能、打造個人品牌,為農場經營注入新動能;隨後由農業部輔導司黃仕嵩技正深入剖析「食農教育專業人員認可制度」,協助青農掌握申請流程與建議。從數位行銷到食農教育認證,內容精彩、互動熱烈,讓與會青農收穫滿滿,為青農幹部的培力再升級!圖1.本場王毓華場長邀請與會貴賓(左3:農業部輔導司陳建穎技正、右3:農糧署北區分署林傳琦長分署長等)和青農們一同合影留念。圖2.桃園市青農聯誼會廖俊融會長。圖3.臺北市青農聯誼會林佳敏會長。圖4.新竹縣青農聯誼會陳信仁會長。 發布日期: 114-05-15 更新日期: 114-05-15 臺北市、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季食開始-洋菇 季食開始季食開始-洋菇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310期 2025/5/15 發行農業推廣科 傅智麟 分機430各位季食開始的好朋友,今天來懷舊一下,有聽過「松茸」嗎? 在臺灣,農民種稻收穫後剩下稻草,就再利用稻草與紅土等種松茸,在農暇時可以有額外收入。民國50至70年代,是松茸的興盛時期,採收後加工製成罐頭外銷,外銷罐頭數量居於世界之冠,所以猜到了嗎?松茸就是白色小精靈-「洋菇」。洋菇,又稱蘑菇,閩南語稱為「松茸」或是「茸仔」,低熱量、高纖維,有蔬菜蛋白質之稱,含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及滿滿膳食纖維,卻熱量非常低,可同時滿足口感及飽足感的超級食材。菇類含有麩醯胺酸、核苷酸、脂肪酸,是其特殊香氣的來源,在低溫烹調時,較容易散發出香氣。在烹煮時,可用低溫稍微燜煮炒軟,待菇身微微散發水分時,就可以起鍋,最能夠保留菇類的營養及香氣,切忌大火煎炸或是長時期的燉煮。目前市售鮮食洋菇都是幼體,菇傘都包緊實,厚實的菇傘口感Q彈、多汁,想要吃美味洋菇,忌「水洗」,因為菇類吸水性強,一旦碰水就會變濕軟不耐放,風味大受影響,因此,略清潔其表面,就要馬上下鍋烹煮。隨著蔬食風潮興起,越來越多人開始重新接觸洋菇,本場輔導的第3屆百大青農鄭玉豐,選擇洋菇種植開創人生第二春,以高規格「完株洋菇、新鮮保證」為生產目標,現代化洋菇生產場及孄熟洋菇生產技術,目前已上架多家超市販售。所以今天,就用玉豐的洋菇來和大家分享一道「溫煎洋菇」,作法簡單,口感清爽又無負擔呦!<溫煎洋菇>●材料:洋菇1盒、奶油少許、蒜瓣少許,枸杞1把、萵苣或美生菜少許●調味料:七味粉、胡椒鹽●做法:1.將洋菇略去除根部含土的地方(因玉豐菇場洋菇為完株洋菇(帶根部),因為沒有切頭,故可以延長洋菇保存壽命)菌傘灰塵可用濕廚房紙巾略擦拭即可或是快速於流水下沖洗一下。2.平底鍋放少許奶油,蒜瓣切碎,放入炒香後撈出蒜末,以免炒焦變苦。3.將洋菇菌柄拆下,菌傘開口向上平鋪於平底菇上,在洋菇中間放入2-3顆枸杞,即可開文火開始煎至產生洋菇的香氣,菌傘開始生出水分,且水分開始起小微泡即可關火,此時的洋菇已熟,水分會被枸杞吸收,所有的營養都保留住。4.將洋菇取出放在洗淨的生菜葉上即可一起食用,喜歡重一點口味的可灑一點七味粉或胡椒鹽。5.拆下的洋菇柄不要丟棄,可以切細碎,加上切碎的彩色甜椒,青椒等加入少許胡椒鹽和雞蛋一起打勻,煎成蔬菜烘蛋,好吃又營養。●貼心小叮嚀1.菇類的普林量雖然遠不如內臟、海鮮、肉類高,但的確還是比一般蔬菜高,對尿酸高、痛風控制不良的患者,還是得留意食用量。2.乾煎洋菇時不要翻炒,可將洋菇本身的水分完整保留。圖1.洋菇。圖2.文火乾煎洋菇。圖3.溫煎洋菇料理。 發布日期: 114-05-15 更新日期: 114-05-15 臺北市、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崙背洋香瓜暨牛奶節熱鬧登場 農特產大集合吸引人潮 2025 崙背鄉洋香瓜暨牛奶節今(10)日上午在崙背鄉熱鬧登場,活動吸引眾多民眾扶老攜幼參與,提前歡慶母親節。副縣長謝淑亞代表縣長張麗善出席,與鄉親一同推廣雲林在地優質農產,並肯定崙背鄉公所長年深耕地方品牌、行銷農特產品的努力。崙背洋香瓜暨牛奶節熱鬧登場,副縣長謝淑亞等人出席力挺在地農產。副縣長謝淑亞表示,洋香瓜正值產季,是品嚐最佳時機。感謝崙背鄉長李泓儀與公所團隊積極爭取資源、打造品牌,讓「崙背洋香瓜」逐年打出好口碑。雲林洋香瓜種植面積約248公頃,其中崙背鄉即佔132公頃、逾五成。崙背地處濁水溪南岸,具備優質水源與大日夜溫差,加上農友用心栽種,孕育出的洋香瓜皮薄多汁、香甜可口,甜度高達18度,廣受市場喜愛,為「雲林良品」中的指標產品。除了洋香瓜,謝副縣長也提到崙背牛奶在雲林乳品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全鄉飼養乳牛超過1.1萬頭,產量佔全縣八成以上,從牧場到餐桌層層把關,是消費者值得信賴的本土品牌。今年活動結合路跑、親子DIY、洋香瓜與鮮乳試吃試飲、在地小農市集及舞台表演,不僅增進親子情誼,更成功行銷崙背農產魅力。謝淑亞副縣長也向現場媽媽們提前祝賀母親節快樂,並呼籲大家多加選購在地優質農產,支持農民,用甜蜜滋味表達對母親的心意。 發布日期: 114-05-10 更新日期: 114-05-14 雲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雲林縣政府 二崙西瓜節甜蜜登場 展現在地農產魅力與農民實力 一年一度享譽全台的「二崙西瓜節」今(10)日於二崙鄉自強果菜市場熱鬧登場,活動由鄉公所精心規劃辦理,吸引大批鄉親與遊客共襄盛舉。副縣長謝淑亞代表縣長張麗善出席活動,盛讚二崙西瓜品質優異,是夏季消暑首選,也感謝所有農友的辛勤付出與地方團隊的努力推廣。二崙西瓜節今日在自強果菜市場甜蜜登場副縣長謝淑亞指出,雲林西瓜主要產季為每年4至5月,其中二崙鄉為指標產地,種植面積達155公頃。受惠於濁水溪河床旁得天獨厚的地理與水源條件,加上農民世代傳承的栽培經驗,二崙出產的西瓜果肉鮮甜多汁、口感清脆爽口,在市場上備受青睞。她也感謝二崙公所鍾東榮鄉長及公所團隊,多年來持續舉辦西瓜節活動,將二崙西瓜逐漸打出知名度,讓二崙西瓜成為饕客購買的首選。活動中也舉行西瓜評鑑頒獎。縣府農業處表示,為協助農民提升栽培技術並擴大行銷,特辦此評鑑活動,邀請來自農業試驗改良場及專業育苗業者擔任評審,從果型、甜度、肉質等多方面嚴格評選,並依西瓜重量級果色分為大型紅肉西瓜(華寶)、中 型紅肉西瓜(鳳光)、小型紅肉西瓜(彥倫)及黃肉西瓜(妙蘭)等三個組別進行專業評審,最終選出9名優秀瓜農及一位「西瓜王」得主,展現二崙農友的用心與實力。現場除展售在地農特產品,還規劃西瓜拍賣秀、西瓜秤重比賽、西瓜料理秀、兒童遊戲區與蔬果品種展示等多元活動,讓親子共遊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二崙農業文化,更貼心準備當季新鮮西瓜,邀請民眾現場品嚐。謝副縣長呼籲鄉親在享受活動的同時,也能以實際行動支持雲林農業,選購優質在地農特產品,讓這份來自土地的甜美不只留在口中,更留在心中。 發布日期: 114-05-10 更新日期: 114-05-14 雲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雲林縣政府 兼具知性與感性 台中崑南社區舉辦農遊感受在地風情 貴賓開幕大合照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及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共同輔導台中市崑南社區發展協會於今(3)、明兩日在崑南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為期兩天的「農村食農教育體驗活動」,以社區特色農產—香菇、鮮桃以及永續經營的在地咖啡莊園為主題,結合導覽、採摘、品嘗及手作等豐富行程,打造一場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在地風情之旅,活動適合親子、家庭與小旅行愛好者一同參與,歡迎民眾踴躍報名,來崑南體驗春末夏初的農村魅力與自然饗宴。台中市崑南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此次活動內容精彩多元,將帶領民眾進行香菇栽培園區導覽,並親自採收並現烤香菇,體驗香菇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活動也安排享用在地風味料理,感受從產地直送的食材鮮味。此外,還可親手製作陶製食器,結合食與藝的體驗感受;而桃子部分則將介紹其品種特性、現場品嘗當季鮮桃並體驗醃桃製作過程。最後,更特別規劃在地永續咖啡莊園的烘焙與手沖咖啡體驗,帶來從果實到咖啡香的全感官享受,讓民眾全方位體會崑南社區的多樣農業特色與生活智慧。市府農業局說明,崑南社區於去年培訓農遊導覽人員,透過系列課程強化解說能力與接待實務。今年藉由此次「農村食農教育體驗」活動,讓這些導覽人員正式上場,結合所學與社區資源,展現一年來的培訓成果,讓參與民眾不僅能享受豐富行程,更能深入認識農業生產、地方文化與永續理念。期望透過此次活動深化社區農業觀光的價值,並持續推動農村再生與地方創生的理念向前邁進。今日活動邀請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科長吳建威、新社區長林淑惠、崑山里長廖銘洲、大南里長黃逸峰、台中市議員吳振嘉服務處助理蘇慶田、東海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羅西欽、大南長青會長徐玉如、扶輪社C1區助理總監林殷世、扶輪社C區助理總監羅垓玉、神岡扶輪社長葉深潭、豐原扶輪社長黃紀燁、東勢扶輪社長林寶生等,一同到場體驗。 發布日期: 114-05-03 更新日期: 114-05-09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中市政府 龍崎「鳳梨好筍雞饗宴」160桌盛大登場 臺南市政府邀民眾品嘗山珍野味歡度母親節 為推廣國產土雞及在地農特產品,台南市政府農業局與龍崎區農會、龍崎區公所今(3)日舉辦「114年龍崎土雞節」,晚間並於龍崎文衡殿席開160桌「鳳梨好筍雞饗宴」,結合當地盛產的竹筍、鳳梨與優質跑山土雞,邀請民眾一起大快朵頤。市長黃偉哲特別出席並發送火鶴花給現場的媽媽們,預祝母親節快樂!市長黃偉哲表示,龍崎土雞節不僅是一場美食饗宴,更是土地與人情的嘉年華。期望透過活動,讓更多人走入農村、認識在地、支持在地,以行動守護台灣農業的未來。黃偉哲強調,龍崎的竹筍、鳳梨、土雞可以變化出多種組合料理,本次由頂級總舖師用最新鮮的龍崎在地食材做出一系列料理,歡迎民眾攜家帶眷到龍崎品雞、嘗筍、呷旺梨,歡度溫馨母親節,順便把辦桌上的美味帶回家。農業局指出,龍崎區山勢起伏、環境天然,是台南重要的土雞飼養地。近年推動產銷履歷認證與青年農民培育,提升產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透過此次土雞節,深化農產推廣、促進地方經濟,也為農村注入新活力。今年主辦單位特別強化「在地食材 × 創意料理」的精神,推出結合鳳梨、竹筍與土雞的系列菜色,如走山雞米糕、蔥爆三杯跑山雞、旺梨栗子梅露燉雞等,並搭配農產市集展售,展現龍崎農業多元價值與豐饒成果。龍崎區農會表示,活動亮點之一,由龍崎在地青年農民黃進興現場示範「甕仔雞」製作,從醃製、烘烤到成品分享,帶領民眾一窺龍崎土雞的美味祕訣。現場更準備500份現炸豆乳雞免費試吃,由土雞產銷班第10班副班長黃淑姬親自掌廚,讓民眾現場享受香酥濃郁的極致口感。 此外,龍崎區土雞產銷班第10班班員聯手青年農民高文仁,於現場推出限量生鮮土雞促銷活動,每隻土雞特價僅350元,肉質鮮美,掀起一波搶購熱潮,讓民眾把龍崎的好味道帶回家。龍崎區公所補充,為深化食農教育,活動也特別設置「土雞小教室」與「食農教育推廣區」,以趣味方式介紹土雞品種知識、友善飼養理念與健康飲食觀念,並安排「龍崎跑山土雞近距離接觸體驗」,讓大小朋友能親自接觸跑山雞,從體驗中認識農業生命力與土地的溫度。今日活動出席貴賓眾多,包括立法委員陳亭妃、林宜瑾及市議員郭鴻儀、陳皇宇、鄭佳欣、吳禹寰,立委林俊憲也派代表出席。 發布日期: 114-05-03 更新日期: 114-05-09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梅子節閉幕活動 水里車埕遇見梅好時光 縣府與水里鄉農會3日在車埕鐵道文化廣場舉辦「梅子節閉幕-梅好時光、食在梅好」活動,精彩街頭藝人表演、新品發表免費試吃、農夫市集等,吸引假日人潮,為梅子節系列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為行銷農產品,縣長許淑華到場推薦水里鄉農會新產品,百香果X麝香白葡萄蒟蒻果凍。許縣長表示,梅子是南投縣四大經濟作物,南投梅子在全國銷售量就佔四分之一,梅子含有益人體健康的元素,尤其做成各種加工品受到大家喜愛,縣府每年和中央單位及各農會配合在地文化辦理產業推廣活動,希望讓遊客更進一步認識青梅產業的特色,並體驗南投的好山、好水、好風光。縣府農業處長蘇瑞祥、縣農會總幹事曾明瑞、水里鄉農會理事長蕭志全、水里鄉農會代理總幹事林貞妤及多位鄉民代表都出席共襄盛舉。蕭理事長表示,感謝縣府長期對農業的重視,幫農民推廣,透過產銷合作,提高農民收益,今年水里的青梅產量比往年增加約2、3成,水里鄉農會從3月開始到各縣市推廣梅食農教學共68場次,透過努力,梅子銷售比往年增加約4萬公斤,總共銷售11萬公斤, 梅子平均單價也比去年多了2塊。今年在梅子售價和產量都比往年還好,脆梅銷售量好到目前已超過1萬瓶。閉幕活動包含新品發表,百香果X麝香白葡萄蒟蒻C凍並提供免費試吃、食農教學梅醋DIY活動、幸福農村成果展示及街頭藝人表演等,現場還有農夫市集販售南投青農當季生鮮蔬果與小農產品,讓大家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欣賞古色古香美麗的車埕風光。活動恰逢母親節前夕,民眾攜家帶眷到風光明媚的水里車埕,一起親手梅醋DIY、採購農產品當作母親節禮物,創造親子同樂的共同回憶。 發布日期: 114-05-03 更新日期: 114-05-09 南投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南投縣政府 共806筆資料,第11 / 41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1 下一頁 到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第29頁第30頁第31頁第32頁第33頁第34頁第35頁第36頁第37頁第38頁第39頁第40頁第41頁